第三章 稅收法律制度
【考情分析】
本章在本書中的重要性居第三位?键c比較集中。主要涉及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由于稅法涉及稅額的計算,因此,各種題型均會涉及計算問題。主要考點為:稅收的特征和分類,稅法的構成要素,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征稅對象、稅率和應納稅額的計算。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征收、發票管理和稅收法律責任。
第一節 稅收概述
一、稅收的概念與分類
(一)稅收的概念與分類
稅收是政府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規范,強制地、無償地參與社會產品分配而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稅收具有組織收入、調節經濟、維護國家政權和國家利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稅收是國家調控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
3.稅收具有維護國家政權的作用。
4.稅收是國際經濟交往中維護國家利益的可靠保證。
(二)稅收的特征
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三個特征:
1.強制性。是國家以社會管理者身份,通過頒布法律或政令來進行強制征收。
2.無償性。是國家征稅既不歸還納稅人,也無需向納稅人支付任何代價或報酬。
3.固定性。是國家通過法律形式和稅收制度預先規定每一種稅的課稅對象、納稅人、稅率和征稅標準等,征納雙方都必須共同遵守。固定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按照法定標準征收,二是連續征收。
【重點提示】掌握稅收的三個特征,容易考多項選擇題。
(三)稅收的分類
稅收的分類,依據不同的標準,通常有以下幾種主要分類方法:
1.按征稅對象,可以分為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資源稅類和行為稅類。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稅收分類方法。
(1)流轉稅類以商品銷售收入或非商品營業收入為征稅對象。我國現行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等都屬于流轉稅類。
(2)所得稅類以收入減成本、費用等扣除項目以后的凈所得為征稅對象。如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
(3)財產稅類,是以納稅人的各種財產為征稅對象。我國現行的房產稅、車船稅類。
(4)資源稅類,是以納稅人開采的自然資源為征稅對象。我國現行資源稅屬于此類。
【重點提示】注意資源稅類和資源稅種是兩個概念。資源稅類除了包括資源稅以外,還包括其他稅種。如城鎮土地使用稅。
(5)行為稅類,是以納稅人的某些特定行為為征稅對象。我國現行的印花稅、屠宰稅等都屬于行為稅類。
2.按照征收管理的分工體系,可以分為工商稅類、關稅類。
(1)工商稅類,是以從事工業、商業、服務性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地各種稅收的總稱,是我國現行稅制的主體部分。該類稅收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管理。工商稅類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車船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輛購置稅等稅種。
(2)關稅類,是指對進出境的貨物、物品征收的稅收總稱,主要包括:進出口關稅、由海關代征的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和船舶噸稅。該類稅收由海關負責征收管理。
3.按照稅收的征收權限和收入支配權限,可以分為中央稅、地方稅和中央地方共享稅。
(1)中央稅,是指稅收征收權限和收入支配權限歸屬中央政府的稅種。如:關稅,海關代征的進口環節消費稅和增值稅,消費稅,鐵道部門、各銀行總行、各保險總公司集中繳納的營業稅和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2)地方稅,是指稅收征收權限和收入支配權限歸屬地方政府的稅種。如:營業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車船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城市房地產稅、契稅、土地增值稅等。
(3)中央地方共享稅,是指稅收收入支配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或法定方式分享的稅收。如:增值稅、所得稅、資源稅、對證券(股票)交易征收的印花稅等。
4.按照計稅標準,可以分為從價稅、從量稅和復合稅。
(1)從價稅是指以征稅對象的價值或價格為計稅依據征收的一種稅,如我國的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等都采取從價計征形式;
(2)從量稅是指以征稅對象的重量、容積、體積、數量等物理量作為計稅依據征收的一種稅,我國的資源稅、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均實行從量計征形式;
(3)復合稅是指對征稅對象采取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征收的一種稅,如對卷煙、白酒征收的消費稅采取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復合計稅方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