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財務會計報告
第一節 財務會計報告概述
一、財務會計報告的概念
財務會計報告,是指企業對外提供的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
↓
資產負債表
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
↓ ↓
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
每個會計期末,必須根據賬簿上記錄的資料,按照規定的報表格式、內容和編制方法,作進一步的歸集、加工和匯總,編制成相應的會計報表,全面、綜合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為有關各方提供全面的信息。
二、財務報告的目標
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就是為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的情況,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通常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相關機構、企業管理人員、職工和社會公眾等。不同的報表使用者對財務會計報告所提供信息的要求各有側重。
(1)股東(投資者)主要關注投資的內在風險和投資的報酬。
(2)債權人主要關注的是其所提供給企業的資金是否安全,自已的債權是否能夠按期如數收回(按時收回本息)。
(3)政府及相關機構最關注的是國家資源的分配和運用情況,需要了解與經濟政策(如稅收政策)的制定、國民收入的統計等有關方面的信息。
(4)企業管理人員最關注的是企業財務狀況的好壞、經營業績的大小以及現金的流動情況。
(5)企業職工最關注的是企業為其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及其穩定性、勞動報酬高低和職工福利好壞等方面的資料,而上述情況又與企業的資本結構及其盈利能力等情況密切相關。
(6)社會公眾主要關注與自身利益及社會利益相關的某些特定的企業財務會計信息。
三、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構成
1.企業財務會計報告分為年度和中期財務報告。
中期財務報告是指以中期為基礎編制的財務報告,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統稱為中期財務會計報告。
2.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及其附注和其他應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披露的相關信息的資料。一套完整的財務報告至少應當括“四表一注”,即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以附注。中期財務報告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附注。
3.會計報表是財務會計報告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又包括三張基本會計報表:
(1)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的靜態報表;
(2)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經營成果的動態報表;
(3)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情況(現金流量情況)的動態報表。
4.各期間財務會計報告編制的時間要求和基本內容是:(了解)
(1)月度財務會計報告。在每月終了后6日內報出,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
(2)季度財務會計報告。在每季度終了后的15日內報出,包括的內容與月度財務會計報告基本相同。
(3)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在每半年度終了后60天內報出,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會計報表附注。
(4)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在每年度終了后4個月內對外提供,包括財務會計報告的全部內容。
根據我國《小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小企業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會計報表附注,小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編制現金流量表。
我國《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規定,年度結賬日為公歷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半年度、季度、月度結賬日分別為公歷年度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
【例題1·多選題】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包括( )。
A.資產負債表
B.會計報表附注
C.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D.現金流量表
[答案]ABCD
四、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
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真實可靠、相關可比、全面完整、編報及時、便于理解,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其基本要求如下:
1.真實可靠
如果會計報表所提供的資料不真實或者可靠性很差,則會致使報表使用者作出錯誤的決策。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相關可比
企業會計報表所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必須與報表使用者的決策需要相關,滿足報表使用者的需要,并且會計報表各項目的數據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便于報表使用者在不同企業之間及同一企業前后各期之間進行比較。
3.全面完整
企業會計報表應當全面地披露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動情況,完整地反映企業財務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以滿足各有關方面對財務會計信息資料的需要。不得漏編漏報。
4.編報及時
企業會計報表所提供的信息資料,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只有及時編制和報送會計報表,才能為使用者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資料。
5.便于理解
可理解性是指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為使用者所理解。因此,編制的會計報表應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我國《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規定,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當注明:企業名稱、企業統一代碼、組織形式、地址、報表所屬年度或者月份、報出日期,并由企業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企業,還應當由總會計師簽名并蓋章。(注意:簽名并蓋章,而非或)
五、財務會計報告編制前的準備工作
(一)全面財產清查
企業在編制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
1.結算款項(即債權債務),包括應收款項、應付款項、應交稅費等是否存在,與債務、債權單位的相應債務、債權金額是否一致。
2.原材料、在產品、自制半成品、庫存商品等各項存貨的實存數量與賬面數量是否一致,是否有報廢損失和積壓物資等。
3.各項投資是否存在,投資收益是否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進行確認和計量。
4.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運輸工具等各項固定資產的實存數量與賬面數量是否一致。
5.在建工程的實際發生額與賬面記錄是否一致。
6.需要清查、核實的其他內容。
(二)檢查會計事項的處理結果
企業在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前,除應當全面清查資產、核實債務外,還應當完成下列工作:
1.核對各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內容、金額等是否一致,記賬方向是否相符。(賬證核對)
2.依照規定的結賬日進行結賬,結出有關會計賬簿的余額和發生額,并核對各會計賬簿之間的余額。
3.檢查相關的會計核算是否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是否符合規定)
4.對于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沒有規定統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項,檢查其是否按照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進行確認和計量以及相關賬務處理是否合理。(無規定的是否符合一般原則)
5.檢查是否存在因會計差錯、會計政策變更等原因需要調整前期或者本期相關項目。
關注"會計從業"微信,獲取最新報名、考試時間、查分等信息!
會計從業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從業"
會計從業資格交流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