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會計職業道德
第一節: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職業道德的特征與作用】
(一)職業道德的概念
職業道德是指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一定職業特征的、調整一定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了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即“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例題•單選題】下列選項中,屬于職業道德基本內容的是( )。
A.辦事公道
B.堅持準則
C.參與管理
D.廉潔自律
【答案】A
(二)職業道德的特征
1.職業道德具有職業性(行業性)。職業道德的內容與職業實踐活動緊密相連,反映著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要求。
2.職業道德具有實踐性。職業道德總是與具體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因而具有較強的實踐性。
3.職業道德具有繼承性。不同歷史階段的職業道德具有繼承關系。
4.職業道德具有多樣性。既然職業道德與具體的職業相聯系,而社會上的職業是復雜多樣的,因此有多少種職業就有多少種職業道德。
【例題•單選題】下列不屬于職業道德特征的是( )。
A.職業性
B.實踐性
C.固定性
D.繼承性
【答案】C
【例題•單選題】職業道德具有職業性、繼承性、多樣性和( )的特征。
A.教育性
B.特殊性
C.強制性
D.實踐性
【答案】D
【解析】職業道德是道德在職業實踐活動中的具體體現,除了具有道德的一般特征之外,還具有以下特征:職業性、實踐性、繼承性、多樣性。
(三)職業道德的作用
職業道德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促進職業活動的有序進行;
另一方面,也對社會道德風尚產生積極的影響。
【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與特征】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中各種利益關系的手段
會計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在會計職業活動中要處理方方面面的經濟關系,包括單位與單位、單位與國家、單位與投資者、單位與債權人、單位與職工、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及單位與社會公眾之間等經濟關系,這些經濟關系的實質是經濟利益關系。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
會計是一種專業技術性很強的職業。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職業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其內在的客觀經濟規律和要求。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會計職業道德的社會性是由會計職業活動所生成的產品決定的。
【例題•單選題】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 )特征的和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A.會計工作
B.會計職業
C.會計活動
D.會計人員
【答案】B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
會計作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一種特殊職業,除具有職業道德的一般特征外,還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和較多關注公眾利益的特征。
【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與作用】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功能
1.指導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對會計人員的行為動機提出相應的要求,引導、規范、約束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遵循職業道德要求,從而達到規范會計行為的目的。
2.評價功能
會計職業道德通過對會計人員的行為依照一定的道德標準進行評價,指導和糾正會計人員的行為,激發會計人員的內在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會計人員自我肯定、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這一功能分為褒揚功能和譴責功能。
3.教化功能
道德具有引導人的行為的功能,這種引導的特點是,勸善戒惡,并輔之以社會輿論的贊揚或譴責,進而作用于人的道德良心和道德情感。這對于會計人員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不但能夠影響會計人員當下的動機和行為,而且能夠改造會計人員的道德品質,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境界。
【例題•單選題】通過對會計人員的行為依照一定的道德標準進行評價,指導和糾正會計人員的行為,屬于會計職業道德的( )。
A.指導功能
B.教化功能
C.監督功能
D.評價功能
【答案】D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1.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
2.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
3.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
4.是提高會計人員職業素養的內在要求。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關系】
(一)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
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有著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二者聯系密切,主要體現在:
1.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相互協調
兩者的相互補充主要體現在,對會計行為的規范,不能完全依賴會計法律制度的強制力而排斥會計職業道德的感召力,會計行為不可能完全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哪些不需要或不宜由會計法律制度進行規范的行為,可通過會計職業道德加以約束,比如愛崗敬業、參與管理等;
2.兩者在內容上相互借鑒、相互吸收
兩者的相互借鑒主要體現在,會計法律制度中包含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某些內容,同時,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也包含會計法律制度的某些條款。兩者的相互吸收主要表現在,最初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對會計職業行為約定俗成的基本要求,后來制定的會計法律制度吸收了這些基本要求,便形成了會計法律制度。可以說,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例題•單選題】下列關于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聯系,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兩者有共同的目標、相同的調整對象,承擔著同樣的職責
B.兩者在內容上相互借鑒、相互吸收
C.兩者在作用上相互補充、相互協調
D.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律制度的最低要求
【答案】D
【例題•單選題】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 )。
A.最高要求
B.較高要求
C.一般要求
D.最低要求
【答案】D
【解析】對法與道德的關系而言,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同理,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
【例題•判斷題】會計人員違背了會計職業道德,就會受到法律制裁。( )
【答案】×
【解析】會計人員某些錯誤的行為,只要它還不到觸犯會計法律的地步,法律可以不予追究、制裁,但從道德方面來說,卻要受到社會輿論的批判、譴責。可以這么說,受到會計職業道德譴責的,不一定受到會計法律的制裁;而受到會計法律制裁的,一般都會受到道德的譴責(某些過失犯罪除外)。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制度的區別
1.兩者的性質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充分體現統治階級的愿望和意志,具有統一性。而會計職業道德并不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很多來自于約定俗成的職業習慣。
2.兩者作用范圍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側重于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而不能規范思想動機,具有較強的客觀性。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要求人們的動機應高尚和純潔,具有較強的主觀性。
3.兩者表現形式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是通過一定的程序由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管理部門制定、頒布和修改的,其表現形式是具體的、明確的、成文的法律文件。而會計職業道德出自會計人員的職業生活和職業實踐,是日積月累的職業習慣。
4.兩者實施保障機制不同
會計法律制度需要一套實施保障機制。這種保障機制不僅體現在會計法律規范中具有明確的制裁和處罰條款,還體現在設有與之相配合的權威的制裁和審判機關。而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不能給予處罰,同時,當發生會計職業道德爭議時,也沒有權威機構對其中的是非曲直明確作出裁定,會計職業道德主要靠會計人員的自覺遵守和輿論譴責來實現。
5.兩者評價標準不同
道德體現了人們對善的追求,因此,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比如愛崗敬業、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等。而會計法律制度的評價標準較低,是對會計人員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不得作假賬。
【例題•多選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的區別是( )。
A.性質不同
B.保障機制不同
C.表現形式不同
D.評價標淮不同
【答案】ABCD
【解析】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律的區別是:性質不同;保障機制不同;表現形式不同;評價標準不同;作用范圍不同。
【例題•多選題】下列關于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律制度兩者的區別,表述錯誤的有( )。
A.會計法律制度具有很強的他律性,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很強的自律性
B.會計法律制度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會計職業道德只調整會計人員的內心精神世界
C.會計法律制度有成文規定,會計職業道德無具體的表現形式
D.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行為不一定違反會計職業道德,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一定違反會計法律制度
【答案】BCD
【解析】選項B,會計法律制度側重于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和結果,具有較強的客觀性;會計職業道德不僅要調整會計人員的外在行為,還要調整會計人員內在的精神世界;選項C,會計職業道德其表現形式既有明確的成文的規定,也有不成文的規范;選項D,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行為肯定違反會計職業道德,但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不一定違反會計法律制度。
關注"會計從業"微信,獲取最新報名、考試時間、查分等信息!
會計從業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從業"
會計從業資格交流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