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三、判斷題
1、一般來講,法人應該是會計主體,但是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 )
2、會計前提“持續經營”是假設企業不會破產清算( )
3、《會計法》規定,會計核算必須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也應當以人民幣為計量單位。( )
4、中期財務報告僅指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
5、一貫性原則和可比性原則都是對企業會計信息提出的要求,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從同一企業不同期間的會計信息的年度提出的要求,后者是從不同企業會計信息的角度提出的要求,即縱向和橫向都要求有可比性。( )
6、會計主體假設確定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會計分期假設確定了會計核算的時間范圍。( )
7、一慣性原則要求企業會計核算方法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變更。( )
8、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指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
9、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
10、在配比原則的具體運用上除考慮收入與費用因果關系的配比,還應考慮有同一會計期間的配比。( )
11、歷史成本原則并不意味著資產的帳面價值一點不能變動。( )
12、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幾個會計年度的支出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 )
13、重要性原則要求,對于次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至于誤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正確判斷的前提下不可做會計處理。( )
14、會計期間的劃分是正確計算收入、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
15、一貫性原則的目的是保證從縱向上對同一企業前后各期會計信息進行相互比較和分析,預測企業的發展趨勢。( )
16、把收益性支出作為資本性支出,會虛增企業的資產,虛增企業的利潤。( )
17、配比原則要求,沒有無成本、費用的收入,也沒有無收入的成本、費用。( )
18、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對會計領域某些無法正面論證的事物,根據客觀、正常的情況和趨勢所作的合理推論和假設。( )
19、歷史成本原則要求企業的各項財產在取得時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量,其后各項財產如果發生了價值減損,應根據謹慎性原則計提減值準備,計提的減值準備減少資產的帳面價值;如果各項財產發生的升值,應根據客觀性的原則相應調整增加財產的帳面價值。
20、相關性原則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能滿足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這樣要求會計在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核算時不分業務的巨細均應采用相同的處理方法。( )
21、企業將融資租入設備作為自有固定資產核算是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具體應用。(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