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不定項選擇題 |
第 7 頁: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
【考點】發出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
【解析】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于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3月份發出產品總成本為(50×1000+50×1050)=102500(元)。B選項正確。
2、【答案】B
【考點】材料采購業務的核算
【解析】因為B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買原材料發生的增值稅不計入材料的成本,因此B公司購買甲材料的實際成本為材料成本加上運費,即(300×70+750)=21750(元)
3、【答案】D
【考點】會計要素的計量屬性
【解析】會計要素的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因此D選項正確。
4、【答案】D
【考點】會計等式
【解析】“已計提的盈余公積”屬于所有者權益類要素,“實收資本”也屬于所有者權益類要素。“將已計提的盈余公積轉為實收資本”,該業務會導致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D選項正確。
5、【答案】B
【考點】賬戶的登記規則和平行登記
【解析】“應付賬款”賬戶的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期末余額在貸方。本期又向丙廠購入原材料一批貨款3000元,款未付,因此本期應付賬款貸方增加3000元。在會計核算中對總賬賬戶和明細賬賬戶的記錄是采用平行登記的方法進行的,總分類賬戶期末余額=所屬明細分類賬戶期末余額合計。因此,丙廠期末余額=丙廠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10000—50000—4500+3000=3500,余額在貸方,B選項正確。 6、【答案】A
【考點】會計憑證的含義和種類
【解析】自制原始憑證是指由本單位內部經辦業務的部門和人員,在執行或完成某項經濟業務時填制的、僅供本單位內部使用的原始憑證。根據定義可知,“產品出庫單”屬于自制原始憑證,A選項符合題意。“增值稅專用發票”是企業在購貨時取得的。屬于外來原始憑證;“職工出差取得的車船票”屬于外來原始憑證;“銀行對賬單”不屬于原始憑證。
7、【答案】B
【考點】固定資產報廢的核算
【解析】固定資產報廢的核算程序可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1)固定資產轉入清理時:
借:固定資產清理 110000
累計折舊 3890000
貸:固定資產 4000000
(2)支付清理費用:
借:固定資產清理 3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
(3)殘料入庫:
借:原材料 1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0000
(4)結轉固定資產清理凈損溢:
借: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凈損溢 4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40000
因此,本題B選項正確。
8、【答案】A
【考點】費用的核算
【解析】已預提的借款利息不計入本月的費用,預付本年度全年的保險費需分攤到每月份額費用中,因此計入本月的費用有(4800÷12+800)=1200(元),A選項正確。
9、【答案】A
【考點】賬戶的登記規則
【解析】“應付賬款”賬戶屬于負債類賬戶,貸方登記增加發生額,借方登記減少發生額。賬戶月末賬款余額=期初余額+本期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因此,“應付賬款”賬戶月末賬款余額=期初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A選項正確。
10、【答案】D
【考點】會計等式
【解析】“向銀行借入18萬元存入銀行”,這項業務使得企業資產增加18萬元,負債增加18萬元,所有者權益沒有發生變化。“購買原材料一批”,這項業務使得企業“原材料”增加、“銀行存款”減少,企業總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均沒有發生變化。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可得,月末該企業資產總額=300+18=318(萬元)。
11、A 12.B 13、A 14、C 15、A 16、C 17、D 18、D 19、D、 20、A
二、多選題答案:
1、AB 2、ABD 3、AD 4、ABC 5、ABCD 6、ABD 7、ABC
8、ACD 9、ABC 10、ABC 11、ABC 12、AB 13、ABCD 14、ABCD
15、AB 16、ABCD 17、ABC 18、ABC 19、ABCD 20、ABD
三、判斷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不定項選擇題答案:
1、AD 2、AB 3、B 4、ABCD 5、B 6、B 7、BCD 8、ACD 9、AD 10、B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