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7 頁:判斷題 |
第 8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流動資產是指在一年或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原材料為流動資產,機器設備為固定資產,商標權為無形資產,預收賬款為流動負債。
2.D【解析】因為負債類賬戶的期末余額一期初貸方余額 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故短期借款的期初余額=100000 160000-180000=80000元。
3.B【解析】在借貸記賬法下,借方應登記資產、成本費用的增加,負債和所有權益的減少;貸方反之。
4.C【解析】《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現金及銀行存款日記賬的保管期限為25年,因為貨幣資金在單位資產中處于重要地位。
5.C【解析】以銀行存款歸還前欠貨款,一方面引起銀行存款的減少,另一方面引起應付賬款的減少。
6.C【解析】“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只是一種對賬的工具或參考資料,不是原始憑證,不能作為調整賬面記錄的依據,即企業對未達賬項只有在收到有關憑證后才能進行有關的賬務處理。
7.C【解析】因為該筆錯賬第一是編制的憑證錯、賬也錯,第二是會計科目正確,只是金額多記,故應采用紅字沖銷法。
8.B【解析】謹慎性原則要求不高估收入,不低估費用,對可能發生的費用要充分估計,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法就是一種穩健的做法,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固定資產的更新速度加快,而且固定資產在后期維修費用加大。
9.B【解析】因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即468000-210000=258000(元),而以銀行存款歸還借款只是引起資產與負債的同時減少,而所有者權益未變。
10.C【解析】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是不同的概念,法律主體可以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它明確的是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不是時間范圍。
11.B【解析】預借差旅費屬于暫付應收款,應記入“其他應收款”賬戶,報銷時在“管理費用”中列支。
12.A【解析】因為增值稅屬于價外稅,不通過“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賬戶核算,其他三種稅均為價內稅,故均通過“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賬戶核算。
13.C【解析】付款憑證就是貨幣資金減少的業務所編制的憑證,以銀行存款歸還前欠貨款業務引起貨幣資金的減少,故應編制付款憑證。
14.B【解析】“本年利潤”賬戶貸方登記各項收入收益的轉人數,借方登記各項成本、費用、支出等的轉人數,故應為8。
15.D【解析】該筆業務應編制的分錄為多借多貸的分錄。借:原材料50000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8500貸:銀行存款40000
貸:應付賬款18500
16.B【解析】這是新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實質重于形式”的定義解釋。
17.D【解析】因為小寫金額有角分,大寫時不能寫整;大寫的萬字不加“亻”;貳萬不能寫成兩萬。
18.B【解析】多欄式明細賬適用于收人、費用、生產成本等明細賬。
19.A【解析】提取盈余公積一方面意味著盈余公積增加,應計入貸方,另一方面屬于利潤分配,應計利潤分配的借方,故為A。
20.C【解析】管理費用屬于期間費用,應從當期損益中直接扣除,不應計人生產成本。
21.B【解析】記賬憑證匯總表核算程序的最大優點是大大簡化了登記總賬的工作量,因此規模大、業務多的企業用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賬,能夠起到簡化工作的作用,故適宜采用。
22.B【解析】預付全年倉庫資金36000元應作為待攤費用,本月應攤銷3000元,計入本月費用;支付上年第4季度銀行借款利息l6200元屬于上年的財務費用;以現金520元購買行政管理部使用的辦公用品應計入管理費用;本月應負擔的銀行借款利息4500元計入財務費用;故按權責發生制確定的本月費用為8020元(3000 520 4500)。故答案為B。
23.C【解析】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不能作為企業調整賬簿的原始憑證,企業只有待實際憑證到達后才能據以登記賬簿。另外調節表調節平衡只表明雙方記賬基本正確。
24.B【解析】因為預提費用賬戶期末為借方余額時,則表明該支出為已經支付但尚未計入成本,性質為待攤費用,故應將借方余額合并填制在“待攤費用”項目下。
25.B【解析】因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原負債為500萬-400萬=l00萬元。加上借款70萬元后,新的負債總額為170萬元。
26.D【解析】預收貨款增加了企業的負債,而未形成收入,銷售產品貨款雖未收,但收入已經實現,故應為D。
27.C【解析】考查賬戶四要素的關系。在四個等式中,A項是基本公式,B、D兩項兩個公式都是從A項移項得出的。
28.A【解析】應納稅所得額為:210000 2500 8000-5000=215500(元)。
29.A【解析】生產車間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60000×[(200-700)/(30000-70000)]=-300。
30.C【解析】根據發生額及余額的關系可以求得括號里應填入的數據。30000 80000 ( )-90000=40000,所以,( )=20000。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