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7 頁:判斷題 |
第 8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負債類賬戶應當是貸方記增加,借方記減少,余額在貸方,故應為A。
2.B【解析】因為負債類賬戶的期末余額一期初余額 貸方發生額~借方發生額,故應付賬款的期初余額=460000-(580000-300000)=180000元。
3.C【解析】一般情況下,為了減少企業設置的賬戶,可以不設“預付賬款”賬戶,如果發生少量預付賬款業務,則在“應付賬款”賬戶核算。
4.C【解析】實收資本是所有者權益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還包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5.C【解析】因為貨幣資金的劃轉業務一般只編付款憑證,故從銀行提取現金,登記現金日記賬的依據是銀行存款付款憑證。
6.B【解析】投資者投入設備一方面意味著固定資產增加,另一方面意味著實收資本(所有者權益)增加。
7.C【解析】銀行存款的賬實核對就是將銀行存款日記賬的余額與銀行對賬單核對,因為銀行對賬單的金額代表的是企業在銀行的實際存款數額。
8.C【解析】對債權債務往來款項的清查方法是核對賬目法,即采用發函詢證的方法進行核對,如有未達賬項,也需要調節。
9.C【解析】利潤表中的“本年累計數”并不是指全年合計數,而是指年初至本月末止的合計數,如4月份編表時,該本年累計數就是1~4月份的合計數。
10.B【解析】車問管理人員的工資屬于間接費用,應先計入“制造費用”賬戶,最后由“制造費用”賬戶轉入“生產成本”賬戶。
11.B【解析】因為該錯誤屬于記賬筆誤(即憑證正確,只是賬簿登記有誤),故應采用劃線更正法。
12.A【解析】企業會計制度規定月度財務報表應當于月度終了后6天內(節假日順延)報出。
13.B【解析】登記總分類賬戶和明細分類賬戶的要點不包括“方法相同”這一點,因為登記總賬和明細分類賬的方法不一定相同。
14.B【解析】因為在業務發生前所有者權益為200-40=160萬元,將20萬元債務轉為資本意味著負債減少20萬元,實收資本(所有者權益)增加20萬元,故所有者權益為l60 20=180萬元。
15.B【解析】原始憑證是經濟業務發生時的第一手資料,是在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取得的用來證明經濟業務的憑證,故應為B。
16.B【解析】根據規定,記賬時紅色墨水只可用于結賬劃線、改錯沖賬、不設借貸欄時表示反方向等情況,不得表示重要數據等。
17.C【解析】“應付賬款”項目應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所屬明細賬的貸方余額合計填列,對“應付賬款”明細賬的借方余額,應填列在“預付賬款”項目下,故為C。
18.B【解析】按《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規定應當由同級審計部門派員監督。
19.C【解析】財產清查時對于實物的清查應當采用實地盤點法等將實有數查明,并與賬存數進行核對,而不能采用核對賬目法,銀行存款和往來款項的清查一般采用核對賬目法。
20.A【解析】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要求,對于現金及銀行存款日記賬,記賬時應在最后一筆業務下通欄劃單紅線,然后結算出本月發生額等余額,在摘要欄內寫“本月合計”,再在“本月合計”欄下面通欄劃單紅線,故應為A。
21.D【解析】會計的六要素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
22.B【解析】資產賬戶的固定資產本期減少額一期初余額 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即500萬 18萬-408萬=110(萬元)
23.C【解析】試算平衡表是檢查賬戶記錄是否錯誤的一種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因為對于發生的重記、漏記、記賬方向顛倒等錯誤無法檢查,故試算平衡不一定沒有錯誤,但試算不平衡肯定有錯誤,因為賬戶記錄的結果應當是:所有賬戶的借方發生額合計等于所有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合計,所有賬戶的借方余額合計等于所有賬戶的貸方余額合計。
24.C【解析】企業必須設置的賬簿是序時賬和分類賬,而備查賬是一種補充賬簿,它只是將在序時賬和分類賬中不能記載的事項根據需要進行補充登記。
25.B【解析】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應計入該賬戶的借方,當該進項稅額不能抵扣轉出時應計入貸方。
26.D【解析】費用類賬戶的記賬規則為費用的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
27.B【解析】負債類賬戶的賬戶結構為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28.D【解析】應先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再計提盈余公積金。
29.A【解析】雙倍直線折舊章=(2÷8)×100%=25%
第一年應提折舊=250000×25%-62500(元)
第二年應提折舊=(250000-62500)×25%=46875(元)。
30.D【解析】40000 50000 10000-20000-( )=30000,所以,( )=50000。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