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5 頁:多選題 |
第 7 頁:判斷題 |
第 8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10 頁:判斷題答案 |
第 11 頁:判斷題答案 |
三、判斷題(共40題,每小題1分,共計40分)
1.地方性會計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與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的地方性會計法規。( )
2.張某是財會專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已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并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可以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 )
3.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會計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
4.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 )
5.不同企業發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
6.財政部門對單位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情況進行檢查,屬于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 )
7.初級、中級會計資格是一種通過考試確認擔任會計專業職務任職資格的制度。( )
8.“小金庫”核算,屬于私設會計賬簿的行為。( )
9.會計工作交接后,為了分清責任,接管人員應該另立賬簿,進行記賬。( )
10.背書人在票據上的簽章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票據無效。( )
11.同一票據非基本當事人可以有兩個名稱,即雙重身份。( )
12.銀行匯票只能用于轉賬不能用于支取現金。( )
13.轉貼現是商業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將未到期的票據向中國人民銀行轉讓的行為。( )
14.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應當自領取工商營業執照之日起45日內申請辦理稅務登記。( )
15.增減注冊資金的納稅人,不需要辦理變更稅務登記。( )
16.所有的票據當事人必須同時出現在某一張票據上。( )
17.職工出差借款憑據,必須附在記賬憑證之后作為記賬依據。收回借款時另開收據或退回借據副本,不能退還原借款憑據。( )
18.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中各種利益關系的手段。( )
19.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與傳統職業道德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不具備繼承性。( )
20.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只有培訓這一種形式。( )
21. 偽造會計憑證的行為是指采取涂改、挖補的方法改變會計憑證真實內容的行為。( )
22.行政機關在作出處罰決定后,應當立即告知當事人作出該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以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有關權利。( )
23.國務院發布的《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是國家工作人員實施行政處分的法律依據之一。( )
24.會計法律制度中含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 )
25.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強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唯一形式。( )
26.單位銀行卡賬戶資金必須由其專用存款賬戶轉賬存入。( )
27.普通支票既可以用于支取現金,也可以用于轉賬。( )
28.銀行匯票適用于在銀行開戶的單位、個體經濟戶和個人,對未在銀行開立賬戶的個體經濟戶和個人則不適用。( )
29.負有扣繳稅款義務的國家機關,應當按照《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辦理扣繳稅款登記,領取扣繳憑證。( )
30.納稅人在辦理完停業登記手續后,應當自行封存保管其稅務登記證件及副本、發票領購簿、未使用完的發票和其他稅務證件,防止丟失。( )
31.納稅人應當于恢復生產經營以后,及時向稅務機關辦理復業登記。( )
32.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都可以領購增值稅專用發票。( )
33.出納人員不得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
34.《企業會計準則》是我國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 )
35.重要性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
36.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規定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
37.具備會計從業資格,持有有效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參與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基本條件之一。( )
38.會計師事務所保持設立條件的情況屬于財政部門再監督范圍。( )
39.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單位,交接雙方應將有關電子數據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際操作,確認有關數據正確無誤后,方可交接。( )
40.會計工作交接后,原移交人員因會計資料已辦理移交,因而不再對這些會計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