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5 頁:多選題 |
第 7 頁:判斷題 |
第 8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0 頁:判斷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D【解析】計提短期借款利息時應借記“財務費用”,貸記“應付利息”。
2.C【解析】因專門建造發生的借款利息記入“在建工程”。
3.A【解析】經批準無法查明的現金長款記入“營業外收入”。
4.B【解析】C、D選項記入“營業外支出”,A選項記入“管理費用”。
5.A【解析】出售固定資產凈收益不影響企業營業利潤。
6.A【解析】管理費用明細賬要按多欄式設置。
7.A【解析】選項A應記入“營業外收入”,選項B、C、D作為收入記入到利潤表的“營業收入”中。
8.A【解析】設立會計科目與賬戶是保證會計核算系統性的必要措施或專門方法。
9.D【解析】A、B、C選項內容均屬于二級明細科目。
10.D【解析】古代會計階段一般是指復式記賬法出現以前的時期。
11.B【解析】累計憑證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多次記錄發生地同類型經濟業務的原始憑證。
12.D【解析】外來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只能由原出具單位重新出具。
13.C【解析】100-20+20-10+15-15=90(萬元)。
14.C【解析】會計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分別設置的。
15.B【解析】季度財務會計報告應于每季度終了后的15日內報出。
16.C【解析】留存收益包括兩部分: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只要影響盈余公積或者未分配利潤,都會導致留存收益的變動。
17.D【解析】匯總記賬憑證包括A、B、C選項內容。
18.D【解析】企業財務計劃不屬于會計檔案的范疇。
19.B【解析】對于財產清查中發現的盤盈,應及時調整賬面記錄,以保證賬實相符。
20.B【解析】2009年所得稅費用為(100-50+20)×25%=17.5(萬元)。
21.D【解析】用當年實現的稅前利潤彌補以前年度虧損,不做賬務處理。
22.C【解析】記賬憑證按照其填列方式,分為單式憑證和復式憑證。
23.D【解析】票據到期無力付款,按票據的賬面余額轉為“應付賬款”。
24.B【解析】銷售產品一批,不管開的是普通發票,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都有增值稅的銷項稅金。
25.B【解析】銷售原材料記入“其他業務收入”。
26.B【解析】對外銷售的原材料,結轉銷售成本時記入“其他業務支出”。
27.D【解析】銷售人員的工資記入“銷售費用”。
28.D【解析】行政部門的資產折舊記入“管理費用”。其分錄為借記“制造費用”10 000元,“管理費用”20 000元;貸記“累計折舊”30000元。
29.B【解析】制造費用合計=20 000+50 000+20 000+10 000=100 000(元)
其中B產品:100 000/50 000×10 000=20000(元)
A產品:100 000/50 000×40000=80 000(元)
30.A【解析】50 000(5月30日生產成本的金額)+90 000+40 000+80 000=260 000(元)。
31.C【解析】銷售產品成本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
32.B【解析】進項=8 500(元)銷項=17 000+3 400=20 400(元)已知條件中有20 000+20 400-8 500=31 900(元)
33.C【解析】收入(500 000+100 000)×5%=30000(元)
34.C【解析】(30000+31 900)×1%=619(元)
35.A【解析】期末應交稅金中的應交增值稅要轉出去,最后應交增值稅二級明細科目是無余額。
36.B【解析】5月30日應收賬款余額400 000元,31日產生的應收賬款117 000元,兩項合計為517 000元,壞賬準備應計提517 000×5%=25 850(元),但壞賬準備科目有余額10 000元,所以只要計提15 850元。
37.B【解析】5月30日現金和銀行存款合計的金額是510 000元,加上業務(第25題)的23 400元,兩項合計533 400元。
38.C【解析】5月30日應收賬款余額40Q 000元,31日產生的應收賬款117 000元,兩項合計為517 000元,減去壞賬準備25 850元,結果491 150元。
39.D【解析】5月30日材料金額是600 000元,加上31日購買50 000元減去領用的材料200 000元,材料合計為450 000元;5月30日庫存商品金額是400 000元,加上A產品入庫商品260 000元減去結轉銷售的商品360 000元,庫存商品合計為300 000元;B產品的金額30 000(材料)+10 000(人工)+20 000(費用)=60 000(元);三項合計為810 000元。
40.A【解析】5月30日折舊金額200 000元,加上31日的30 000元,合計為230 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