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5 頁:多選題 |
第 7 頁:判斷題 |
第 8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0 頁:判斷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收入、費用、利潤是反映企業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資產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故選C。
2.C【解析】生產成本賬戶若有余額,表示在產品成本。
3.B【解析】收入是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4.B【解析】A選項使負債(應付賬款)和資產(原材料)同時增加;B選項使資產(庫存現金)減少,負債(應付職工薪酬)減少;C選項是所有者權益內部增減變化,總額不變;D選項資產內部增減變化,總額不變。故選B。
5.A【解析】“收入-費用=利潤”這一會計等式是編制利潤表的依據。
6.C【解析】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和銷毀辦法,是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
7.A【解析】費用支出類賬戶的余額一般在借方。
8.C【解析】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進行會計核算和實施會計監督兩個方面。
9.B【解析】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10.A【解析】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
11.A【解析】盤虧固定資產經報批后,借記“營業外支出”。
12.A【解析】單位保管的會計檔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須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可以提供查閱或者復制,并辦理登記手續。
13.B【解析】銷毀會計檔案時,應當由檔案機構和會計機構共同派員監銷。
14.C【解析】A、B選項業務填制現金付款憑證,D選項業務填制銀行收款憑證,C選項業務填制現金收款憑證。
15.A【解析】“賬存實存對比表”是財產清查的重要報表,是調整賬面記錄的原始憑證。
16.B【解析】現金長款時,增加現金賬戶的記錄,同時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
17.A【解析】A選項記入“銷售費用”,B選項記入“資產減值損失”,C選項記入“營業外支出”,D選項記入“管理費用”。故選A。
18.A【解析】需要結計本年累計發生額的某些明細賬戶,每月結賬時,應在“本月合計”行下結出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計發生額,登記在月份發生額下面。
19.C【解析】“租入固定資產登記簿”屬于備查賬簿。
20.B【解析】企業各期問發生的期問費用應記入“當期損益”。
21.B【解析】對于盤盈的流動資產,經批準后沖減管理費用。
22.B【解析】現金存入銀行,編制現金付款憑證。
23.C【解析】不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業務編制轉賬憑證,故選C。
24.B【解析】記錄現金和銀行存款付款的業務編制付款憑證。故選B。
25.C【解析】目前我國行政單位會計上主要采用收付實現制。
26.A【解析】負債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27.D【解析】財政部頒布的準則中,明確規定中國境內的所有企業都采用借貸記賬法。
28.A【解析】資產類賬戶的借方一般登記本期增加發生額。
29.A【解析】會計人員審核原始憑證時發現其金額有差錯,應由原制單人重開。
30.C【解析】固定資產卡片賬可以跨年度連續使用。
31.D【解析】倉庫保管人員調離工作,需要對其保管的財產進行清查,這種清查均屬于不定期局部清查。
32.A【解析】A選項屬于資產類賬戶,其他三選項均屬于損益類賬戶。故選A。
33.D【解析】會計人員編制記賬憑證的依據是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
34.C【解析】會計主體界定了從事會計工作和提供會計信息的空間范圍。
35.D【解析】甲公司7月份新設置的總分類賬有3本,即管理費用、待處理財產損溢和主營業務收入;要登記的是9本,共12本。
36.C【解析】第(1)項業務編制銀付字第1號,第(10)項業務編制銀付字第2號。
37.B【解析】“銀行存款”賬戶7月末借方余額為:期初余額150 000+本期借方發生額(50000+500000+42000)-本期貸方發生額(200000+70000)=472000(元)。
38.C【解析】“實收資本”賬戶7月份貸方發生額合計數為:500 000+80 000+300 000=880000(元)。
39.A【解析】“管理費用”賬戶7月份借方發生額合計數為:500+600=1 100(元)。
40.D【解析】7月份“試算平衡表”中的“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為:200 000+50 000+500+500 000+80000+500+300 000+42 000+600+70000=1 243 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