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4 頁:判斷題、計算題 |
第 5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6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7 頁:判斷題、計算題答案 |
三、判斷題
1.【解析】√單位的會計核算應當以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單位,也可以選擇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反映。
2.【解析】×原始憑證是用來記錄或證明經濟業務的發生或完成情況的書面憑據;記賬憑證是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的,它是登記賬簿的直接依據。
3.【解析】×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支凈額;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凈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4.【解析】×實際工作中,具體會計科目設置時,一般將收入、費用類歸集為損益類科目,將利潤類歸集到所有者權益類科目,而將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單獨歸集為成本類科目。因此,將會計科目分為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五大類。
5.【解析】√按照歷史成本原則計價,一旦入賬,不得隨意調整賬面價值。
6.【解析】√年度終了結賬時,有余額的賬戶,要將其余額結轉下年,并在摘要欄注明“結轉下年”字樣;在下一會計年度新建有關會計賬戶的第一行余額欄內填寫上年結轉的余額,并在摘要欄注明“上年結轉”字樣。
7.【解析】√根據現金的保管制度,單位的庫存現金不準以個人名義存入銀行。
8.【解析】×科目匯總表可以起到試算平衡的作用,但不可以反映賬戶之間的對應關系。
9.【解析】×未達賬項是指企業與銀行之間由于記賬的時間不一致,而發生的一方已登記入賬,另一方尚未記賬的項目。題中的“漏記”表述不正確。
10.【解析】×利潤是根據收入與費用的合理配比而確定的,是企業的收入減去費用后的余額。
四、計算題
1.【解析】5000根據發生額試算平衡表,全部會計科目本期借方發生額合計=全部會計科目本期貸方發生額合計,可知“預收賬款”賬戶本月貸方發生額=900000-895000=5000(元)。
2.【解析】1600000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發生的交易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直接計入投資收益,因此,成本=200000×8=1600000(元)。
3.【解析】7600
(40000-2000)×2/10=7600(元)。
4.【解析】1300收回應收賬款存入銀行是資產內部項目一增一減,不影響負債總額;用銀行存款償還應付賬款使得資產和負債同時減少;預付購貨款資產內部一增一減,不影響負債總額。所以11月末負債總額=1500-200=1300(萬元)。
5.【解析】98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120+20-30-2-10=98(萬元)。
6.【解析】10400在建工程不屬于存貨項目,該企業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期末數=3000+5000+2400=10400(元)。
7.【解析】58000銀行余額調節表余額=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銀收企未收-銀付企未付=48800+10000-800=58000(元)。
8.【解析】1000支付本年度負擔的保險費2400元中只有200元應由本月負擔,支付已預提的去年第四季度借款利息3000元與本月無關,支付本月辦公開支800元應該作為本月的費用。本月費用:200+800=1000(元)。
9.【解析】40000應計提的壞賬準備=500000×10%-10000=40000(元)。
10.【解析】280企業本年實現的凈利潤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或減年初未彌補虧損)和其他轉入后的金額,為可供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的利潤減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后,為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100+200—200×10%=2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