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5 頁:多選題 |
第 7 頁:判斷題 |
第 8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0 頁:判斷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該企業資產總額為:100+200+50-50-20=280(萬元)。
2.C【解析】成本費用類明細賬采用借方多欄式格式。
3.D【解析】根據記賬憑證逐筆登記總分類賬。故D選項說法錯誤。
4.B【解析】民族自治地區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一種當地通用的民族文字。
5。B【解析】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適用于規模小、經濟業務量較少的單位。
6.C【解析】技術推算法一般用于大堆堆放、廉價和無須精確計量的財產物資的清查。故選C。
7.A【解析】實收資本明細賬采用三欄式。
8.D【解析】預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借方余額記入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項目。
9.D【解析】對于企業在清查過程中盤盈的固定資產,作為前期差錯處理。即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
10.B【解析】此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資產(固定資產)增加,負債(應付賬款)也同等增加。
11.B【解析】財產清查是通過專門的方法,查明賬存數與實存數即賬實是否相符的一種專門方法。
12.B【解析】收款憑證上的填寫日期為編制收款憑證的日期。
13.A【解析】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受理。
14.D【解析】期末一般應該結平的賬戶是費用類和收入類賬戶。故選D。
15.D【解析】A、B、C選項都是登記明細賬的依據。故選D。
16.B【解析】應記科目正確,所記金額大于應記金額,適用紅字更正法。
17.C【解析】“應付賬款”賬戶的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18.B【解析】采用收付實現制作為會計基礎的企業,凡是本期收到的收入,就作為本期收入處理。故選B。
19.A【解析】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故所有者權益為700-200=500(萬元)。
20.A【解析】企業的銀行存款調整后的數額=80 000-4000+10000=86 000(元)。銀行調整后的對賬單數額=84 000+5 000-3 000=86 000(元)。故企業的銀行存款在月末時的實有數額為86 000元。
21.A【解析】該企業資產總額=100+20-5+4-4=115(萬元)。
22.D【解析】試算平衡只能找到借貸金額不等的錯誤。
23.C【解析】盤盈原材料,若是自然升溢,經批準后沖減“管理費用”,即記入其貸方。
24.A【解析】銀行對賬單不屬于會計憑證,但屬于會計檔案資料。
25.C【解析】現金短款,原因不易確認的,應作為企業的管理費用,故選C。
26.A【解析】A選項記入“其他業務收入”,B、C選項都記入“營業外收入”,D選項只是收回代墊的運費。故選A。
27.D【解析】A、B、C選項均采用三欄式明細賬,D選項采用數量金額式明細賬。
28.C【解析】將現金存入銀行業務,依據現金付款憑證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
29.A【解析】本期借方發生額=4 300+1 000=5 300(萬元),余額=2 000(期初)+5 300(本期借方發生額)-4000(本期貸方發生額)=3 300(萬元)。
30.【解析】財產損失,有責任人的記入“其他應收款”,同時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故選B。
31.B【解析】企業取得罰款收入,應記入“營業外收入”。
32.A【解析】我國所采用的賬務處理程序中最基本的是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33.D【解析】四選項中不影響“營業利潤”的是所得稅費用。
34.B【解析】A選項是領用原材料的會計分錄,B選項是結轉完工入庫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C選項是結轉銷售成本的會計分錄,D選項是原材料入庫的會計分錄。故選B。
35.D【解析】A、B、C選項屬于記賬憑證,D選項屬于原始憑證。
36.C【解析】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式,可知該企業期末資產總額=100 000-20 000+60 000=140 000(元)。
37.C【解析】股東(投資者)最關注投資的內在風險和投資報酬。
38.A【解析】盤虧的材料在未批準前應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貸記“原材料”。
39.A【解析】盤虧的材料在經批準轉作營業外支出后,應轉銷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
40.C【解析】盤虧材料是保管人員所造成的,應通過其他應收款核算,同時轉銷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