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1 頁:判斷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
【考點】現金清查的核算
【解析】現金溢余,應按實際溢余的金額中屬于應支付給有關人員或單位的,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現金溢余金額超過應付給有關單位或人員的部分(無法查明原因),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2.【答案】B
【考點】營業外收入的核算
【解析】銷售商品取得的收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出售原材料取得的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轉讓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的凈收益計入投資收益。企業轉銷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應該按其賬面余額轉入營業外收入。只有B選項正確。
3.【答案】D
【考點】賬戶的分類
【解析】損益類賬戶的本期發生額在會計期末都應轉至“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均無余額,因而又稱為“臨時賬戶”。D選項正確。
4.【答案】B
【考點】費用的核算
【解析】從福利部門人員的工資計提的福利費應計入“管理費用”的借方。答案為B。
5.【答案】A
【考點】存貨的核算
【解析】存貨發出成本=100×800+150×900=215 000(元)。答案為A。
【提示】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6.【答案】B
【考點】資產和負債的核算
【解析】從銀行提取現金,會引起一種資產增加、另一種資產減少,但資產總額是不變的;A不是正確答案。用銀行存款償還應付貨款,會引起資產減少的同時負債減少;不是題干要求的資產與負債同時增加,所以C不是正確答案。接受投資人的投資款,會引起資產增加,同時所有者權益也增加,但負債沒有變,所以D不是正確答案。從銀行取得短期借款,會引起資產與負債同時增加。正確答案為B。
7.【答案】C
【考點】盈余公積的核算
【解析】盈余公積期初余額為160萬元,由于當年提取盈余公積使盈余公積增加了220+150=370(萬元),由于轉增資本使盈余公積減少了90萬元。所以盈余公積期末余額為160+370-90=440(萬元)。
8.【答案】B
【考點】原始憑證的填制要求
【解析】職工公出借款的借據,必須附在記賬憑證之后。收回借款時,應當另開收據或者退還借據的副本,不得退還原借據正聯。B選項說法錯誤。發生銷貨退回時,必須填制退貨發票,并附有退貨驗收證明;退回貨款時,不得以退貨發票代替收據,C選項說法正確。
9.【答案】C
【考點】利潤表的編制
【解析】利潤表中“本月數”一欄反映的是當月利潤或虧損的形成情況,C選項正確。
10.【答案】C
【考點】現金的管理
【解析】根據《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第7條規定,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可以使用現金結算的起點是1 000元。
11.【答案】D
【考點】銀行存款賬戶的種類
【解析】銀行結算賬戶是指銀行為存款人開立的辦理資金收付結算的人民幣活期存款賬戶。基本存款賬戶是存款人因辦理日常轉賬結算和現金收付需要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D選項符合題意。
12.【答案】A
【考點】固定資產的計價方法
【解析】固定資產的計價方法有歷史成本法計價和按凈值計價。按歷史成本計價適用于新建的固定資產,A選項符合題意。按凈值計價主要用于計算盤虧、盤盈、毀損固定資產的盈余或損失等。
13.【答案】B
【考點】資本公積的含義
【解析】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于投資者、并且投入金額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
【提示】我國會計準則規定的可計入資本公積的項目有四個內容:資本溢價、資產評估增值、捐贈資本和資本折算差額。
14.【答案】D
【考點】法定盈余公積的含義及用途
【解析】法定盈余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的比例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盈余公積,它的提取比例一般為凈利潤的10%;當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金額達到企業注冊資本的50%以上時,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積金的用途:(1)彌補公司虧損;(2)擴大公司生產經營;(3)轉增公司資本。公益金可用于職工集體福利設施。
15.【答案】A
【考點】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解析】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指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提示】在實際工作中,交易或事項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總能真實反映其實質內容。為了使會計信息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就不能僅僅依據交易或事項的外在表現形式來進行核算,而要反映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違背這一原則,可能會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