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一章 總論
一、單項選擇題
1.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 )。
A.分析和考核 B.預測和決策 C.核算和監督 D.核算和決策
【答案】C
【解析】教材原文
2.關于會計核算基本前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B.如果企業發生破產清算,經相關部門批準后,可繼續使用持續經營假設
C.在我國,以公歷年度作為企業的會計年度,即公歷1月1日至12月31日
D.會計的貨幣計量假設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以貨幣作為會計的統一計量單位;二是作為會計計量單位的貨幣,其幣值是穩定不變的
【答案】B
【解析】選項ACD都是教材原文;選項B是錯誤的,如果企業發生破產清算,將不能繼續使用持續經營前提,而改用專門的清算基礎。
3.( )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
A.會計確認 B.會計核算 C.會計要素 D.會計主體
【答案】C
【解析】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基本分類,而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的分類。
4.下列不屬于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的是( )。
A.持續經營 B.實質重于形式 C.會計分期 D.貨幣計量
【答案】B
【解析】實質重于形式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之一。
5.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會計核算內容的是( )。
A.固定資產盤虧 B.制訂財務計劃 C.將現金存入銀行 D.采購原材料
【答案】B
【解析】可靠性要求企業應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處理,而制訂財務計劃不意味著交易必將發生。
6.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會計核算專門方法的是( )。
A.成本計算 B.財產清查 C.會計分析 D.編制會計報表
【答案】C
【解析】會計核算方法是會計處理的一系列事務,是形成會計信息的一系列工作。會計分析是會計信息形成后,利用會計信息進行的分析工作。
7.( )是對會計核算時間無限性的假定。
A.會計主體 B.持續經營 C.會計分期 D.貨幣計量
【答案】B
【解析】持續經營意味著企業的經營暫時看不到終點。
8.企業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或跌價準備,充分體現了( )的要求。
A.權責發生制 B.實質重于形式 C.謹慎性 D.可靠性
【答案】C
【解析】謹慎性要求企業的會計處理,不應高估資產和收益。當資產的實際價值低于成本時,再按歷史成本記錄資產的價值,會使得資產高估。
9.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體現了( )要求。
A.可靠性 B.可比性 C.可理解性 D.及時性
【答案】B
【解析】教材原文
10.( )不屬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A.可比性 B.權責發生制 C.實質重于形式 D.重要性
【答案】B
【解析】這是會計基礎的范疇,包括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