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判斷題 |
第 4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選選擇題
1.B【解析】“應付賬款”賬戶屬于負債類賬戶,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該賬戶貸方登記企業因購入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等尚未支付的款項,借方登記償還的應付賬款。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反映企業期末尚未支付的應付賬款余額;如果在借方,反映企業期末預付賬款余額。
2.A【解析】訂本式賬簿,簡稱訂本賬,是在啟用前將編有順序頁碼的一定數量賬頁裝訂成冊的賬簿。訂本賬的優點是能避免賬頁散失和防止抽換賬頁;其缺點是不能準確為各賬戶預留賬頁。這種賬簿一般適用于重要的和具有統馭性的總分類賬、庫存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
3.D【解析】局部清查是指根據需要只對部分財產進行盤點和核對。局部清查范圍小、內容少、時間短、參與人員少,但專業性很強。
4.C【解析】會計信息質量的可比性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不同企業同一會計期間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統一規定的會計政策,保證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5.A【解析】在借貸記賬法下,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其余額計算公式為:期末貸方余額=期初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一本期借方發生額。
6.D【解析】反映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反映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包括收入、費用和利潤。
7.C【解析】專用記賬憑證是指分類反映經濟業務的記賬憑證,按其反映的經濟業務內容,可分為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收款憑證是指用于記錄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收款業務的記賬憑證。
8.C【解析】賬實核對是指各項財產物資、債權債務等賬面余額與實有數額之間的核對。賬實核對的內容主要包括:①庫存現金日記賬賬面余額與現金實際庫存數逐日核對是否相符;②銀行存款日記賬賬面余額與銀行對賬單的余額定期核對是否相符;③各項財產物資明細賬賬面余額與財產物資的實有數額定期核對是否相符;④有關債權債務明細賬賬面余額與對方單位的債權債務賬面記錄核對是否相符。
9.A【解析】使用活頁式賬簿應當按賬戶順序編號,并須定期裝訂成冊,裝訂后再按實際使用的賬頁順序編定頁碼,另加目錄以便于記明每個賬戶的名稱和頁次。
10.B【解析】廣告費屬于銷售費用,支付廣告費,費用增加記借方,用銀行存款支付,銀行存款減少,記貸方,所以本題所作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銷售費用5000
貸:銀行存款5000
11.D【解析】固定資產盤虧時,應及時辦理固定資產注銷手續,按盤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非流動資產損溢”科目,按已提折舊額,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其原價,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涉及增值稅和遞延所得稅的,還應按相關規定處理。
12.C【解析】銀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與開戶銀行核對賬目的方法進行的,即將本單位銀行存款日記賬的賬簿記錄與開戶銀行轉來的對賬單逐筆進行核對,來查明銀行存款的實有數額。銀行存款的清查一般在月末進行。
13.C【解析】企業所有者權益總額=200-80=120(萬元)。企業償還負債25萬元,資產和負債同時減少,不影響所有者權益。
14.C【解析】“長期借款”項目,應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的明細科目中將在資產負債表日起一年內到期且企業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長期借款后的金額計算填列。
15.B【解析】企業常用的賬務處理程序主要有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和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為登記總分類賬的依據和方法不同。
16.C【解析】本題應作會計處理為:
借:原材料800
貸:生產成本800
17.C【解析】“營業稅金及附加”賬戶屬于損益類賬戶,用以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相關稅費。
18.C【解析】選項A,“從銀行借款存入開戶銀行”引起資產總額與負債總額同時增加;選項B,“向銀行借款直接償還應付賬款”引起負債內部要素一增一減變動;選項C,“以銀行存款償還借款”引起資產總額與負債總額同時減少;選項D,“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現金”引起資產總額和所有者權益總額同時增加。
19.A【解析】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的主要特點是:根據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然后直接根據記賬憑證逐筆登記總分類賬。
20.D【解析】“營業外收入”賬戶屬于損益類賬戶,用以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二、多項選擇題
1.CD【解析】“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是為了核對企業與其開戶銀行雙方記錄的企業銀行存款賬面余額而編制的,列示雙方未達賬項的一種表格。企業不應該也不需要根據調節后的余額調整銀行存款日記賬的余額,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不能作為記賬的原始依據。
2.ABCD【解析】按財務會計報表編報的時間不同可以分為中期財務會計報表和年度財務會計報表。中期財務會計報表是以短于一個完整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為基礎編制的財務會計報表,包括月報、季報、半年報等。
3.AB【解析】紅字更正法,適用于以下兩種情形:①記賬后發現記賬憑證中應借、應貸會計科目有錯誤所引起記賬錯誤;②記賬后發現記賬憑證和賬簿記錄中應借、應貸會計科目無誤,只是所記金額大于應記金額所引起記賬錯誤。
4.BCD【解析】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本月已經發生的收入,無論款項是否收到,均確認為本月的收入,所以本題中企業應于本月確認的銷售收入金額為5000元。
5.ABC【解析】錯賬更正方法有:①劃線更正法;②紅字更正法;③補充登記法。
6.ABD【解析】會計核算職能,又稱會計反映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確認是指運用特定會計方法,以文字和金額同時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項,使其金額反映在特定主體財務報表中的會計程序。計量是指確定會計確認中用以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項的金額的會計程序。報告是指在確認和計量的基礎上,將特定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信息以財務報表等形式向有關各方報告。
7.ACD【解析】期末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期初余額一本期減少發生額。
8.AB【解析】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的優點:簡單明了,易于理解,總分類賬可以詳細地反映經濟業務的發生情況。
9.ABD【解析】合法地取得、正確地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會計核算工作的起點,在會計核算中具有以下重要意義:①記錄經濟業務,提供記賬依據;②明確經濟責任,強化內部控制;③監督經濟活動,控制經濟運行。
10.ABC【解析】該賬戶應當設置的明細賬戶包括:“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轉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積補虧”和“未分配利潤”等。期末將“利潤分配”賬戶下的其他明細賬的余額轉入本賬戶的“未分配利潤”明細賬。
11.AC【解析】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如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銷售不需用的原材料收入等。
12.AB【解析】自制原始憑證,是指由本單位內部經辦業務的部1"3和人員,在執行或完成某項經濟業務時填制的,僅供本單位內部使用的原始憑證,如收料單、領料單、限額領料單、產品入庫單、產品出庫單、借款單、折舊計算表、制造費用分配表等。
13.AD【解析】資產按其流動性不同,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流動資產主要包括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及預付款項、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等。非流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以外的資產,主要包括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等。
14.ABCD【解析】賬戶式資產負債表分左右兩方,左方為資產項目,反映全部資產的分布及存在形態,按資產的流動性大小排列,流動性大的資產如“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等排在前面,流動性小的資產如“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等則排在后面。
15.ABCD【解析】自制原始憑證是指由本單位內部經辦業務的部門或個人,在執行或完成某項經濟業務時自行填制的,僅供本單位內部使用的原始憑證,如收料單、領料單、限額領料單、產品入庫單、產品出庫單、借款單、工資發放明細表、折舊計算表等。
16.AB【解析】登記總分類賬時,應根據匯總收款憑證上的合計數,記入“庫存現金”或“銀行存庫”總分類賬的借方,根據匯總收款憑證上各貸方科目的合計數分別記入有關總分類賬賬戶的貸方。登記總分類賬時,應根據匯總付款憑證上的合計數,記入“庫存現金”或“銀行存庫”總分類賬的貸方,根據匯總付款憑證上各借方科目的合計數分別記入有關總分類賬賬戶的借方。
17.ABCD【解析】賬簿的設置和登記在會計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具體包括:①記載和儲存會計信息;②分類和匯總會計信息;③檢查和校正會計信息;④編報和輸出會計信息。
18.ABD【解析】負債具有如下特征:①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②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③負債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19.ABD【解析】期間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費用。其內容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20.BD【解析】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前不規定清查日期,而是根據特殊需要臨時進行的盤點和核對。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應根據實際需要來確定清查的對象和范圍。不定期清查主要在以下情況下進行:①財產、庫存現金保管人員更換時,要對有關人員保管的財產、庫存現金進行清查,以分清經濟責任,便于辦理交接手續;②發生自然災害和意外損失時,要對受損失的財產進行清查,以查明損失情況;③上級主管、財政、審計和銀行等部門,對本單位進行會計檢查,應按檢查的要求和范圍對財產進行清查,以驗證會計資料的可靠性;④進行臨時性清產核資時,要對本單位的財產進行清查,以便摸清家底。
關注"會計從業"微信,獲取最新報名、考試時間、查分等信息!
會計從業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從業"
會計從業資格交流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