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頁:答案 |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5分)
1.行政責任是指犯有一般違法行為的單位或個人,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
2.偽造會計憑證,是指用涂改、挖補等手段來改變會計憑證的真實內容,歪曲事實真相的行為。( )
3.背書人是指被記名受讓票據或接受票據轉讓的人。( )
4.匯票上未記載付款日期的,為見票即付( )
5.支票的金額、收款人名稱,可以由出票人授權補記。( )
6.會計職業道德具有一定的強制性。( )
7.公司企業可以根據不同報表使用者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編制基礎、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和編制方法,分別編制并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
8.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和定期兩類,保管期限從會計年度終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
9.因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承擔第一責任,所以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的會計信息失真沒有責任。( )
10.票據出票日期使用小寫的開戶銀行可以受理,但由此造成的損失由出票人自行承擔。( )
11.基本存款賬戶的存款人可以通過本賬戶辦理轉賬結算和現金繳存,但不能辦理現金支取。( )
12.票據喪失后可以采取掛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訴訟三種形式進行補救。( )
13.出票人簽發空頭支票,銀行應予以退票,并按票面金額處以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罰款。( )
14.納稅人在停業期間發生納稅義務的,應當按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報繳納稅款。( )
15.納稅人停業期滿不能及時恢復生產經營的,應當在停業期滿后向稅務機關提出延長停業登記申請。( )
四、簡答題(共14分)
1. 我國會計法對會計機構負責人的任職資格是如何規定的?
2. 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行政責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