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固定預算法與彈性預算法
一、固定預算方法
1、含義
固定預算法又稱靜態預算法,是指以預算期內正常的、最可實現的某一業務量(是指企業產量、銷售量、作業量等與預算項目相關的彈性變量)水平為固定基礎,不考慮可能發生的變動的預算編制方法
2、適用范圍
一般適用于固定費用或者數額比較穩定的項目
3、缺點
(1)適應性差;
(2)可比性差
二、彈性預算方法
1、含義
又稱動態預算法,是指企業在分析業務量與預算項目之間數量依存關系的基礎上(性態分析),分別確定不同業務量及其相應預算項目所消耗資源的預算編制方法
【提示】彈性預算法所采用的業務量范圍,一般來說,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70%~ll0%,或以歷史上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彈性預算法編制預算的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成本性態分析的可靠性
2、適用范圍
彈性預算法適用于編制全面預算中所有與業務量有關的預算,但實務中主要用于編制成本費用預算和利潤預算,尤其是成本費用預算
【提示】要選用一個最能代表生產經營活動水平的業務量計量單位。例如,以手工操作為主的車間,就應選用人工工時;制造單一產品或零件的部門,可以選用實物數量;修理部門可以選用直接修理工時等
3、優點
考慮了預算期可能的不同業務量水平,更貼近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情況
4、缺點
(1)編制工作量大;
(2)市場及其變動趨勢預測的準確性、預算項目與業務量之間依存關系的判斷水平等會對彈性預算的合理性造成較大影響
5、程序
第一步
確定彈性預算適用項目,識別相關的業務量并預測業務量在預算期內可能存在的不同水平和彈性幅度
第二步
分析預算項目與業務量之間的數量依存關系,確定彈性定額
第三步
構建彈性預算模型,形成預算方案
第四步
審定預算方案并上報企業預算管理委員會等專門機構審議后,報董事會等機構審批
6、方法
(一)公式法
含義:公式法是運用總成本性態模型,測算預算期的成本費用數額,并編制成本費用預算的方法
公式:y=a+bx
式中,y表示某項預算成本總額,a表示該項成本中的固定基數,b表示與業務量相關的彈性定額,x表示預計業務量
優點:
(1)便于在一定范圍內計算任何業務量的預算成本
(2)可比性和適應性強
(3)編制預算的工作量相對較小
缺點:
(1)按公式進行成本分解比較麻煩,對每個費用子項目甚至細目逐一進行成本分解,工作量很大
(2)對于階梯成本和曲線成本只能先用數學方法修正為直線,才能應用公式法
提示:
(1)要說明適用不同業務量范圍的固定費用和單位變動費用。相關彈性定額可能僅適用于一定業務量范圍內
(2)當業務量變動超出該適用范圍時,應及時修正、更新彈性定額,或改為列表法編制
(二)列表法
含義:
企業通過列表的方式,在業務量范圍內依據已劃分出的若干個不同等級,分別計算并列示該預算項目與業務量相關的不同可能預算方案的方法
編制:
應用列表法編制預算,首先要在確定的業務量范圍內,劃分出若干個不同水平,然后分別計算各項預算值,匯總列入一個預算表格
優點:
(1)不管實際業務量多少,不必經過計算即可找到與業務量相近的預算成本
(2)混合成本中的階梯成本和曲線成本,可按總成本性態模型計算填列,不必用數學方法修正為近似的直線成本
缺點:
在評價和考核實際成本時,往往需要使用插值法來計算“實際業務量的預算成本”,比較麻煩
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中級會計職稱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