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材料分析題 |
二、多項選擇題:17一33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北京時間 2019年4月10日21時,“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在全世界多地同時召開發布會,公布了人類首次拍到的黑洞照片。這是繼2015年人類通過引力波探測“聽到”兩個“黑洞”合體之后,證明黑洞存在的直接“視界”證據。有科學家認為,這張看起來有點模糊的照片意義非凡,它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是對的,并將進一步幫助科學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質問題。 人類首次“看到”黑洞正面照表明
A.空間的性質依賴于物質的分布及其運動狀態
B.世界是物質的統體
C.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與人的實踐和認識水平有關
D.空間的觀念隨著人的認識發展而拓展
18.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指出,我們要提高運用和管理區塊鏈技術能力,使區塊鏈技術在建設網絡強國、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拂更大作用。有專家認為,基于區塊鏈技術,人們可以構建在沒有中介輔助下多個參與方之間的資產交易、價值傳遞的網絡,通過建立執行智能合約,推動契約關系和規則的維護和履行,降低信用建立成本,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區塊鏈技術所實現的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系的延伸和變化,表明人們的現實社會關系()
A.一種單純的經濟和商業關系
B.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征
C.歸根到底受生產關系的制約
D.由信息技術構造的虛擬關系
19.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很早以前,人們就在平原、高原、山地、河谷、海域等廣闊的地理空間發展出農耕、漁獵、游牧等不同經濟形態,進而形成具有明顯地域差別的文化。高鐵、互聯網等雖然極大消除了不同地域空間之間的界限,加速地域文化的同質性轉化,但地域文化并沒有消失,還在持續對當代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表明
A經濟狀況決定文化發展形態
B地理空間影響文化外在特征
C文化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D不同形態文化發展相對獨立
20.資本循環是資本實現價值增殖的重要前提。所謂資本循環,是指資本從一種形式出發,經過一系列形式的變化,又回到原來出發點的運動,產業資本循環過程中在空間上同時存在的資本形式有
A貨幣資本
B借貸資本
C生產資本
D商品資本
21.為了加強對各國壟斷資本的協調和制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壟斷資本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經濟機構。這些國際經濟機構在協調和合作的基礎上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A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系
B推動了貿易的迅速增加
C有效應對經濟波動和經濟危
D加快了資本等國際流動
2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內容更廣泛,不僅關注“有沒有”,更關注“好不好”:不僅包括既有的物質文化需求,更包括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及尊嚴、權利等新需求。這一變化表明
A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歷
B我國已經滿足了人民“從有
C人民群眾對日益增長的物質
D我國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已
23.深圳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重要窗口。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要求深圳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有利于
A.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
B.更好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書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
C.破解制約建成小康社會重點難點問題
D.率先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路徑
24.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新中國成立70余年,我國已有7億多人擺脫貧困,占全球諴貧人口的709以上,中國是第一個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也是唯一一個實現了經濟較快增長,與大規模減貧同步綜合國力增強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這一歷史跨越的發展中國家。進入新時代,為了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圍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我國的重要舉措是
A.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B.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
C.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
D.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
25.從1956年我國建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保護區,到目前全國已擁有2750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47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城國土面積的15%。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以來,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快速推進,目前全國共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單位,涉及12個省,總面積約2.2929萬平方公里。我國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意義是
A.推進自然生態保護,建立美麗新中國
B.保護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獨特的自然遺產
C.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D.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26.“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和平統的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2019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西利亞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一次會晤時,針對香港出現的街頭暴力犯罪行為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香港持續發生的激進暴力犯罪行為,嚴重踐踏法治和社會秩序,嚴重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絕不能允許觸碰的原則底線是
A.危害國家主權安全
B.千擾內地與香港的民間交流
C.挑戰中央權力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
D.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
第27.鴉片戰爭以后,資本-帝國主義列強通過發動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領海主權、關稅主權、司法主權等,中國喪失了完全獨立的地位。但列強也沒有能夠如英國在印度那樣,對中國實行直接的殖民統治,這是因為
A.中國人民進行了持久的反抗
B.列強在爭奪中的矛盾不平衡,不協調
C.中國封建勢力拒絕與列強合作
D.中國長期以來是一個統一大國
28.在北洋軍閥反動統治的艱難環境中,以李大釗為代表的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掀起了一場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運動。這場運動一開始就
A.注意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學習、運用馬克思義理論
B.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學習
C.提出知識分子應同勞動眾相結合的思想
D.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命題
29.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宣布武裝援助南朝鮮,同時命令其海軍第七艦隊開入臺灣海幀,“阻止對臺灣的任何進攻",公然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政府在美國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的時候,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決策。中朝兩國人民及其軍隊經過艱苦作戰以及談判斗爭,終于在1953年7月迫使美國化表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克拉克后來在回憶錄中沮喪地寫道:“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A.打退了美國侵略擴張的勢頭,結束了美國在東方的霸權
B.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為新中國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C.保衛了中國的國家安全,為護亞洲和世界的和平做出了貢獻
D.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0.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高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心鑄魂的指導性文件。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任務是
A.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B.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C.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D.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31.法律規定公民有表達權,但權利要依法行使,尤其是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處處都是“直播間”,這支“麥克風”并不是可以隨心所欲使用的,應以法律的相關規定為界限。對行使法律權利界限的正確理解是
A.權利行使不能超過法定的限度
B.權利行使的方式具有唯一性
C.權利行使要有目的的正當性
D.權利行使要遵循程序正當的原則
32.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這次月球探測
A.開啟了我國太空站建設的序
B.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
C.實現了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
D.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33.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新時代中俄關系”______
A.始終以互信為基石,鞏固彼此戰略依托
B.著力深化利益交融,拉緊共同利益紐帶
C.促進民心相通,實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礎
D.要更加擔當有為,攜手維護世界和平安寧
相關推薦:
2020年考研真題pdf下載 ※ 2020年考研答案pdf下載
2020考研答案 ※ 2020考研真題 ※ 考研萬題庫估分 ※ 關注微信對答案
2020考研政治答案 ※ 2020考研英語答案 ※ 2020考研數學答案
2020年考研成績查詢時間 ※ 考研復試分數線 ※ 考研調劑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