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一、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二、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三、分析題 |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
34.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有效防范和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彩虹和風雨共生,機遇和挑戰并存,這是亙古不變的辯證法則。我們黨建黨近百年、新中國成立70多年、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我們要辯證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加強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研究謀劃,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要發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斗爭策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
——摘編自《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2020年9月8日)
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隨著境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國際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同時也給我國加快科技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強調要深入分析,全面權衡,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從眼前的危機眼前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
——摘自《人民日報》(2020年4月3日、4月16日、9月25日)
(1)【題干】分析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這一論斷蘊含的唯物辯證理論。
【答案】在辯證法看來,危機就是危與機的矛盾統一體,它們相互依賴、相互依存、互為條件,辯證統一。
以辯證思維看待危機,不難發現,危和機構成的矛盾統一體中,危是一種具有相對性、暫時性、可變性的客觀存在,危與機作為矛盾雙方并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相互依賴、互為條件、相互貫通、辯證統一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危與機的辯證法告訴我們,人在危機面前不是消極無為的。
以辯證思維明方向、辨大勢、觀大局,深刻把握機遇和挑戰,積極創造條件,就能轉危為機,開創新局。
(2)【題干】運用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相統一性原理,分析“主動求變”與“準確識變”之間的關系。
【答案】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正確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實踐是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統一的基礎!爸鲃忧笞儭薄皽蚀_識變”,體現了人們通過自覺活動能夠認識和利用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這表明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應從實際出發,努力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實踐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基本途徑。
>>>>這里只可以看,下載萬題庫估分,還可以練,可以看解析【點擊下載】
35.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充分認識現代化建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在科學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和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小康”目標。1979年,鄧小平同志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首次提出“小康”目標。1980年,鄧小平同志在中央三作會議上指出:“只要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地、有秩序有步驟地前進,我們就能夠更有信心經過二十年的時間,使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的發展達到小康水平,然后繼續前進,逐步達到更高程度的現代化!笔褂谩靶】怠边@個概念確立中國的發展目標,既符合中國發展實際,也容易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上世紀末使我國進入小康社會。黨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要求在新世紀頭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并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我國經濟社會新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戰略目標置于引領地位,賦予其更豐富的內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更重要的也是更難做到的是“全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黨的十九大報告清晰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薄敖K點”與“起點”,蘊含辯證思維,體現了我們黨造福人民的不懈追求,彰顯了接續奮斗、久久為功的境界。當前,我國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沉甸甸的實績,堅定了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新起點意味著新使命、新要求、新作為。面向未來,怎樣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建立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如何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回答好這些新考題,關鍵在于下定決心,以堅定不移的意志開拓進取,竭盡全力為人民謀幸福。
——摘自新華網(2020年9月20日)
(1)【題干】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視角,分析我國從“解決溫飽”到“達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達成小康社會”中體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答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建的,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發揮的根本保障,黨的優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之源。
黨的十三大把鄧小平“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構想確定下來,并在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的實踐中切實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達到了小康水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的跨越。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在消除貧困上取得的成就,足以向世界證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這里只可以看,下載萬題庫估分,還可以練,可以看解析【點擊下載】
(2)【題干】如何理解“實現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答案】“十三五”時期,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
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一直是我們黨領導人民為之奮斗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順利收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任務十分艱巨,前景無比光明。
>>>>這里只可以看,下載萬題庫估分,還可以練,可以看解析【點擊下載】
36.材料: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和冷戰思維出發,作出武裝干涉朝鮮內戰的決定,并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1950年10月初,美軍不顧中國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侵朝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值此危急關頭,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黨和政府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領下進入朝鮮戰場。這是以正義之師行正義之舉。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條件下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當時,中美兩國國力相差巨大。在這樣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軍民密切配合,首戰兩水洞、激戰云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等,連續進行5次戰役,此后又構筑起銅墻鐵壁般的縱深防御陣地,實施多次進攻戰役,粉碎“絞殺戰”、抵御“細菌戰”、血戰上甘嶺,創造了威武雄壯的戰爭偉業。全國各族人民由衷稱贊志愿軍將士為“最可愛的人”!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中朝軍隊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對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黨中央統攬全局,實施有力的戰爭動員和正確的戰爭指導,采取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開展了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運動,全國各族人民舉國同心支撐起這場事關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偉大抗爭,最終用偉大勝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站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主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摘自《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1)【題干】“黨和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需要非凡的氣魄和膽略”請結合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形式和黨的任務,加以分析說明。
【答案】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還面臨許多嚴重的困難和一些緊迫的問題:從內部來看,解放全中國任務還沒有結束,還存在著大量國民黨軍事殘余;中國經濟十分落后,百廢待興;黨還面臨著執政的艱巨考驗;
從外部來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企圖通過對話實行強硬的對華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的政策從根本上搞垮新中國,企圖把人民政權扼殺在搖籃里面。
面臨如此嚴峻的內外部環境,我們當時的主要有兩大任務具體表現為:
一是繼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遺留任務,徹底解決中國人民同三大敵人的矛盾;二是動員人民努力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破敗的國民經濟。
因此,為了解決困難,完成歷史遺留任務,捍衛新生的人民政權,我們必須做出抗美援朝的非凡決策。
>>>>這里只可以看,下載萬題庫估分,還可以練,可以看解析【點擊下載】
(2)【題干】為什么說“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對中國和世界都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答案】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宣言書,
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經此一戰,中國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陳兵國門、進而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圖謀,新中國真正站穩了腳跟。這一戰,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
經此一戰,中國人民徹底掃除了近代以來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恥辱,徹底扔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中國人民真正揚眉吐氣了。這一戰,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頑強品格!
經此一戰,中國人民打敗了侵略者,震動了全世界奠定子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彰顯了新中國的大國地位。這一戰,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
經此一戰,人民軍隊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取得了重要軍事經驗,極大促進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一戰,人民軍隊戰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
經此一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亞洲乃至世界的戰略格局得到深刻塑造,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受到極大鼓舞,有力推動了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它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世人,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不論多么強大,如果站在世界發展潮流的對立面,恃強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擴張,必然會碰得頭破血流。這一戰,再次證明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這里只可以看,下載萬題庫估分,還可以練,可以看解析【點擊下載】
相關推薦:
2021年考研真題pdf下載 ※ 2021年考研答案pdf下載
2021考研答案 ※ 2021考研真題 ※ 考研萬題庫估分 ※ 關注微信對答案
2021考研政治答案 ※ 2021考研英語答案 ※ 2021考研數學答案
2021年考研成績查詢時間 ※ 考研復試分數線 ※ 考研調劑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