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材料分析題 |
三、材料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
34.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進入新時代,我國而臨更為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外部壓力前所未有,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時有發生。同形勢任務要求相比,我國維護國家安全能力不足,應對各種重大風險能力不強,維護國家安全的統籌協調機制不健全。黨中央強調,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國家安全和塑造國家安全。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材科2
“黑天鵝”事件通常指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出乎預料”的小概率事件。在特定時間內發生的可能性相對較低的小概率事件,廣泛存在于自然,經濟、政治等各個領域,具有偶發性、難以預測性等特征。小概率事件雖然發生概率小,但并非零概率事件,若從長時段來看,只要具備相關因素和條件,就可能會發生。小概率事件的影響不局限于一時一地,一旦發生,就可能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系統性風險,給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同葉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增強優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深刻以以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訓為盾新挑戰,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應對我國發展環境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其中隱藏的重大風險挑戰,是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邁進的必然要求,我國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難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發展環境的深刻復雜變化,既要求我們牢中把握機遇發唇自己,又要求我們樹立辯證思維,提高駕馭復雜局而、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0年7月27日、2021年7月2日)
(1)運用必然與偶然辯證關系的原理,說明小概率事件并非零概率事件。(5分)
(2)面對復雜局面應如何運用好辯證思維? (5分)
35.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在黨和人民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日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文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勝利舉行,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全會聚焦總結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深入研究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歷程,把堅持理論創新”概括為黨百年奮斗的十條歷史經驗之一,深刻指出黨的百年奮斗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頂”馬克思主義的“天”,“立”中國國情的“地”,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的指引下.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實踐充分證明,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在一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開拓中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回答時代之間、人民之問,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理論引領偉大實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平日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在這個風云激蕩、波瀾壯闊的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持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向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課題。《決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八個明確”的基礎上。用“十個明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作了進一步概括和闡述。《決議》還從13個方面分領域總結新時代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并重點概括了其中的原創性的理念和思想。這些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是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深化和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摘編自《求是)》(2021年第22期)、《人民日報》(2021 年11月16日)
(1)怎樣認識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 (5分)
(2)結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閘述如何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5分)
36.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2016年11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
“孫中山先生在從事緊張的革命活動的過程中,一直思考著建設中國的問題。1917年到1919年,他寫出《建國方略》一書,構想了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其中提出要修建約16萬公里的鐵路。把中國沿海、內地,邊疆連接起來;修建160萬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國的公路網,并進入青藏高原;開鑿和整修全國水道和運河,建設三峽大壩,發展內河交通和水利、電力事業:在中國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個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大力發展農業、制造業、礦業,等等。孫中山先生掌畫的這個藍圖,顯示了他對中國發展的卓越見解和強烈期盼。當時,有的外國記者認為孫中山先生的這些設想完全是一種空想, 是不可能實現的。”
“的確,在舊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條件下,孫中山先生的這些宏大構想是難以實現的。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頑強奮斗下,孫中山先生當年描繪的這個藍圖早已實現,中國人民創造的許多成就遠遠超出了孫中山先生的設想。祖國大地上,鐵路進青藏,公路密成網,高峽出平湖,港口連五洋,產業門類齊,稻麥遍地香,神舟邀太空。國防更堅強。孫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設的獨立、民主、富強的國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摘自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材料2
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回顧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高度評價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形成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回望百年奮斗歷程,我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以英勇項強的奮斗向世界主嚴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我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生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院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我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大路步趕上了時代!我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以英明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這一百年來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必將載入中華民族發展史冊、人類文明發展史冊!
換編白《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
(1)為什么“在舊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條件下”,孫中山振興中華的宏大構想“難以實現”? (5分)
(2)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5分)
37.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將黨內最高榮譽"七一助章迫授黃文秀同志。黃文秀曾被追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黃文秀生在百色、長在百色,學成歸來回到百色建設家鄉。2018年3月,她主動要求到條件更為艱苦的百妮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期間,黃文秀帶領村干部和群眾,埋頭苦干,學經驗、找路子、籌資金;砸化通電路,安裝路燈,修建器水池,發展經濟林木和砂糖桔種植業,百妮村貧困發生率從22.8%降至2.71%. 2019年,百妮村實現整村脫貧。
在服務百妮村的日子里,黃文秀訪遍全部貧困戶,幫助村民發展扶貧產業,以真抓實干的作風贏得村民信任;她全身心撲在扶貧事業上,在城鄉、村電間穿校,用真情奉獻與群眾打成一片,以使命擔當兌現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駐村諾言。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 黃文秀始終扎根群眾、心系群眾。作為駐村第一書記, 黃文秀還特別注重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黃文秀始終牢記當年在入黨申請書中寫下的哲言:“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他人,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做出貢獻。”
2019年6月,百坭村連降暴雨。因惦記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利用周末看望手術不久的父親后,黃文秀冒雨連夜返回,不料途中遭遇山洪。年輕的生命定格在30歲。習近平總書記在對黃文秀先進事跡的指示中強調,黃文秀同志“在脫貧攻堅第一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黃文秀生前曾在駐村日記中這樣寫道。如今,她的先進事跡和優秀品質被廣為傳頌,激勵著越來越多的青年扎根新農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1年6月18日、7月2日,7月27日)
材料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已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年輕邊防戰士在皚皚雪山立下的鏗鏘誓言;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這是年輕航天入探索字宙抒發的豪情壯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這是年輕學子發自心底的莊嚴承諾。
青年向上,國家向前。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寄語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嚶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摘編自《人民日報》 (2021 年8月9日)
(1)黃文秀的先進事跡啟示新時代青年應該有怎樣的人生態度? (5分)
(2)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新時代中國青年應當承擔什么樣的歷史重任? (5分)
38.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塔言之戰禍”,剛剛走出浩劫的人類苦苦求索和平進步之道。同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
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那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理所當然地享有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1949年11月15日.周恩來致電聯合國秘書5長賴伊和第四屆聯合國大會主席羅慕洛。要求“立即取消中國國民政府代表團"繼續代表中國人民參加聯合國的一切權利”。 然而,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阻撓,新中國被長期排除在聯合國之外,為爭取合法權利中國政府和人民開展了不懈的、不疲倦的斗爭,得到世界上主持正義國家的共同支持,最終匯聚成無法阻擋的時代浪潮。
1971年,美國政府雖已認識到很難再把中國拒于聯合國大門之外,但又不甘心失敗,便與日本政府再次提出“重要問題”案井炮制所謂“雙重代表權”案。對此,中國政府嚴正聲明,決不允許在聯合國出現“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局面。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交鋒。由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個國家共同提交的“要求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立即把臺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遙出去"的決議草案,遭到美國代表的極力阻撓。廣大發展中國家代表據理力爭,逐一排除了美國設置的障礙。最終,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 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 合法代表。這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勝利美國代表也不得不承認:“任何人都不能回避這樣一個事實一--剛剛投票的結果, 確實代表著大多數聯合國會員國的看法。”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1年2月23日、10月26日)、《環球人物》(2021 年第21期)
材料2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這是中國踐行多邊主義的50年,是中國全面參與和支持聯合國事業的50 年,是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的50年。從"三個世界“劃分到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科學判斷,從建設和諧世界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在每個歷史關頭,都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方案,井以自身發展書寫了人類進步的傳奇。
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全球治理體系經歷深刻調整。某些國家打著多邊主義幌子,大搞零和博弈、霸權主義。集團政治、意識形態小圈子等形形色色的偽多邊主義。制造新的分裂、引發新的沖突。
世界需要真正的多邊主義。和平、 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習近平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意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國將繼續全力參與聯合國事務,全力捍衛聯合國的地位,全力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邁進。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1年9月22日、10月25日、11月30日)
(1)為什么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勝利”? (5分)
(2)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世界只有“一個體系”“一個秩序”“ 一套規則”,對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何重要意義? (5分)
相關推薦:
2022年考研真題pdf下載 ※ 2022年考研答案pdf下載
2022考研答案 ※ 2022考研真題 ※ 考研萬題庫估分 ※ 關注微信對答案
2022考研政治答案 ※ 2022考研英語答案 ※ 2022考研數學答案
2022年考研成績查詢時間 ※ 考研復試分數線 ※ 考研調劑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