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具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以及環境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并擁有共建的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共建的材料物理與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
學院設有遼寧省新能源電池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環境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環境工程研究所、新能源化學材料與技術研究所、資源與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另設有環境工程教研室、化學工程教研室、應用化學教研室、生物技術教研室、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等教學機構。
學院現有教職工55人,專業技術人員中教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3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16人,講師(工程師)及以下18人,67.5%擁有博士學位。中國工程院衣寶廉院士現擔任我院特聘教授。學院現有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23人。現有鐵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名,大連市優秀專家1名,享受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名,大連市優秀教師1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遼寧省千層次6名,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3名,遼寧省教學名師1名,大連交通大學教學名師5名。
學院近年來獲批遼寧省教學團隊1個,大連交通大學教學團隊1個;遼寧省精品課程1門,遼寧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大連交通大學精品課程2門;遼寧省教學成果獎2個,大連交通大學教學成果獎23個;主持教學改革、課程建設、教材建設項目近40項;發表教學論文30余篇;主編、參編出版教材4部。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具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及物流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
工商管理學位點現有教授8名,副教授22名,講師6名,其中博士10名,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名,已形成了一支知識結構互補、年齡結構交替、治學態度嚴謹、學術思想活躍、研究方法規范的師資隊伍。近5年來出版學術專著4部;在國內外各類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4篇,被三大檢索收錄35篇;承擔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2項省部級項目、87項各類市級項目,承擔28項企業委托項目。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是一門交叉學科,隨著管理學科及相關的機械學科、土木學科的成長得到不斷發展。本學科點具有一支整合全校資源的教學科研并重、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2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0人、講師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人,青年教師占61%。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遼寧省、鐵道部優秀教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遼寧省千層次人才2人,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人。該學科緊密結合國家和遼寧省、大連市的發展戰略,以“軌道交通”和“產學研合作”為特色,依托遼寧省產學研合作研究基地等5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從產學研合作與協同管理、協同設計與集成管理、交通裝備制造工業工程、系統可靠性與風險管理、知識管理與創新等方向進行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目前已聯合培養博士生1人,碩士生31人。近5年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基金、鐵道部、教育部及中國南車、北車集團等企業項目251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遼寧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遼寧省哲學社科科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遼寧省教學成果獎3項,其他獎項11項。在國內外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228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錄83篇。
軟件學院
軟件學院現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軟件工程2個一級學科以及計算機技術(全日制專業學位)、軟件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學院是2001年12月經遼寧省教育廳批準成立的示范性軟件學院,也是國家外專局批準的第一個國家軟件人才國際培訓(大連)基地。學院置身于大連旅順南路軟件產業帶西南端,坐落于大連交通大學旅順口校區。
學院是我國第一個國家軟件人才國際培訓基地、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國高新區(軟件和服務外包)人才培送基地、遼寧省對日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遼寧省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對日服務外包研究中心以及、大連市對日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學院目前在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網絡控制、智能控制、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統研發、云計算及搜索引擎、信息安全、數據挖掘及決策支持系統、軟件工程理論研究、軟件設計方法與理論、軟件測試等方向形成了較強的科研能力。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9人,博士生導師3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千層次2人,省拔尖人才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優秀教師1人,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人,教授7人,博士6人,教育部-IBM優秀教師2人。
學院近幾年來主持縱向課題40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子課題2項,國家863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科技部項目子課題1項,省部級基金8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1項,省級其他項目4項,省教育廳計劃項目9項,市級基金和計劃項目6項,市級其他項目16項。橫向課題近30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300多篇,部分文章發表在《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鐵道學報》、《系統工程學報》等國家一級期刊中,其中核心以上期刊150余篇,著名期刊30多篇,被SCI索引10多篇,EI索引30多篇,ISTP索引20多篇。
理學院
理學院具有數學學科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下設數學、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4個教研室,建有1個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大學生數學建模基地和圖書資料室。理學院的數學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定性理論、計算分子生物學、數值代數、常微分方程邊值問題、微分方程穩定性、生物數學、控制理論及其應用、故障樹理論及其應用、脈沖微分方程穩定性及其相關理論等,物理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等離子體物理、液晶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和凝聚態物理等。近幾年來,理學院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及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公開出版專著、譯著、教材400余篇(部)。先后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最具代表性的是邱明輝教授撰寫的題為“Observation of Feshbach Resonances in the F+H2 --> HF+H Reaction”的論文發表在2006年3月12日出版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
理學院現有教職工81人,其中專任教師6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學位24人,占專任教師人數的35.3%,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7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人數的88%。理學院除承擔專業課的教學任務外,還承擔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數學、物理等基礎課及其它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其中《大學物理》、《高等數學》、《線性代數》三門課程獲遼寧省精品課。其中榮獲遼寧省教學名師獎2人、遼寧省優秀教師1人、大連市優秀教師3人、遼寧省第六屆青年科技獎十大英才1人、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3人、大連市第二屆青年科技獎1人、獲校級教學名師獎6人。十余人在校級教學比賽中獲獎。另外還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校級成果獎11項,目前主持教改項目5項。近幾年理學院負責組織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績喜人。獲國際三等獎4個、國家級一等獎1個、二等獎4個,10個隊獲東北三省數學建模聯賽一、二、三等獎,22個隊獲遼寧省一、二、三等獎,獲獎數目位居全省前列。1人榮獲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類一等獎。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具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碩士學位授予權。學院現設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研室、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思政部共有教職員工23名,其中專任教師19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9名、講師8名,具有博士學位的4名、碩士學位的13名、博士后流動站在站人員1名、在讀博士生3名。其中1名教師被評為遼寧省教學名師,1名教師被評為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名教師被評為省高等學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5名獲大連市優秀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名校教學名師,1名校師德標兵。
思政部承擔著全校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學任務。近年來,還承擔了各級科研項目40 余項,出版專著、教材和講義10余部,發表論文100余篇,獲得各種科研獎勵10余項。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