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篇前篇第 2 頁 第一篇 雜七雜八篇:)第 3 頁 第二篇 輔導資料篇第 4 頁 第三篇 學習過程篇之英語第 5 頁 第三篇 學習過程篇之數學四之一第 6 頁 第三篇 學習過程篇之數學四之二第 7 頁 第三篇 學習過程篇之政治第 8 頁 第四篇 阿彌陀佛篇第三篇 學習過程篇之數學四之二
談感受實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是沒貨,而是太多太亂,很多都是意會而不適合言傳的東西,大家將就著看吧:
數學,有人說是需要天分的,這話有些真理的成分。我認為數學的學習確實需要一顆睿智的頭腦,這所謂的“睿智”與否不是聰明與笨,不是理解能力的差異,而是善于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就是時刻把握自己該做什么了,如何去做,做完收獲了什么的能力,而不是具體某個知識點的理解的問題(這點我相信大家并沒有太大的差異),當然,也不是整天胡思亂想——尋思捷徑之類的,不是左顧右盼——看別人的進度,方法等。所以我認為:所謂的天分就是指這,所以其他的人就要學會去保持(注意:是“保持”而不是“獲得”,因為沒有上述能力的人只是沒有發現或是被某些東西蒙蔽、擾亂)頭腦的睿智,所謂有天分的人自發地在貫徹著這些東西,而其他人就要自覺地去執行,刻意地去執行,直到它形成習慣(李嘉誠說過“……行為形成習慣……”),直到也可以自發地執行,此時,所謂的“天分”就回來了。(不知道我解釋清楚沒?不明白了無所謂,繼續)
2、下面提一些對大家的態度或者說是思想有所改進的東西:
A 不要期待質變,而要善待量變。很多人在復習過程中整天向往著來個“質的飛躍”,而學習是個緩慢積累的過程,正常情況下都是一步步地提高,沒有理由有“飛躍”的。也許有的人某時會突然悟到些什么,會出現別人看來是“質變”的現象,但馬克思說過質變是由量變引起的,所以還是量的積累的功勞。整天向往質變,很可能讓你急于求成、好高務遠,而不能踏踏實實、按部就班地去復習。
B 認識“潛移默化”。很多人老是在抱怨復習沒有提高,他們所希冀的提高是要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實際情況是復習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更多的是潛在的提高,更多的是潛移默化的改變,所以,短期內不要追求看得見,摸得著的提高(例如成績的提高),扎扎實實地去復習吧,長期會給你想要的效果。
C 對你的“理解不了”泰然處之。理解不了很正常,不要著急,更不要覺得絕望而放棄復習。很多人遇到理解不了的知識點,就翻來覆去的看這個點,拼命苦想,通常是仍然不得要領,這樣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心情。根據我的經驗,先把理解不了的放著,繼續往后看,在后面可能一個和此知識點完全不相干的地方你會得到答案,我的感覺是有時候就是純粹的莫名其妙得地解決。
D 抗著一大包疑問上路。因為我的基礎很差,從開始就是一肚子的疑問,起初想把疑問整理一下以方便解決,卻發現根本無從寫起,所有的疑問都是那種朦朦朧朧、理不出頭緒、說不出口的(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的)。沒辦法,繼續向后看,遇到新的知識點仍然是不理解,但不斷的前進會讓你解決一些以前的疑問,當然會有新的更多疑問出現,道路的盡頭似乎是更大包的疑問,但經過不斷重復地看,真正的盡頭就是全部問題的解決。
E 把握全局。局部性的問題需要全局性的眼界。有時你看完整章、篇,其中的問題一個也沒解決,但再重頭看時,對于某個知識點你就會獲得一種新穎的角度,這得歸功于你對全局的把握。
不要割裂地去復習,每個知識點都互相穿插,這點以線代為最,所以看每個知識點時要刻意地去延伸思緒:看它是如何與其他的知識點相聯系的。
3、再來點細節性的
A 前期的復習是要做到對知識點的理解,我覺得最有效的方法是看題或做題(這時恐怕自己做不了),看教材?那里的介紹都太抽象了,我是理解不了。
通過看/做題來幫助理解知識點,有難度的題加深你的理解深度,大量的題拓寬你理解的廣度。所以前期需要大量地做題而不管它是否考研的類型,不能說此章不考大題你就不看關于它的大題,在復習前期你需要它們幫助你理解。
(還有一點我覺得有必要提醒,看定理定義時注意它的題設,我開始時老在這上粗心^_^)
B 中期就要注重于知識點的運用和學習技巧
還是說做題,很多人說陳的書中的很多技巧都是想不到的,但題做多了之后,不但技巧熟練,而且你一看到題就知道該用什么方法了,說是熟能生巧也好,思維定勢也罷,最后的效果就是做題的快速,精準。
再說做題,做題不能光著眼于題,要做前分析、做中思考、做后總結,這是思路,具體怎么去做自己把握吧。
C 后期的復習大家一般都是以模擬為主,很好,但我還想說一點,模擬練習由于受制于出題人,有時連著N套模擬都沒有涉及某個知識點或是題型,所以自己要有所留意,及時地去針對性的鞏固(復習指南一般是比較全面的,所以模擬時也不能完全扔了它)。
至于通過模擬發現問題,察遺補漏就如下雨要帶傘般理所當然。
D 雖然考研免不了出難題,但所謂難題,有兩種,一種是講究技巧的,可能沒掌握這種技巧就完全無從下手了,這點以高數中的證明題為最,對于這種題我也是心存畏懼,沒有什么好招的,只有多學習方法,積累經驗以備照搬之用;另一種是需要層層地推敲,由最外層,剝繭似地一步一步往下作,只要心思縝密,操作細致就可以搞定的,這種題以概率大題為最。
E 考前,隨便找點題,練練手,保持狀態。還有,好好背背那些晦澀的公式,死記!
F 大家看到我提到頻率最高的詞了么?“做題”!還有記得用心用腦^_^
數學就到這了,輪到政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