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wǎng)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jīng)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diào)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考研網(wǎng)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jīng)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diào)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shù)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李林:我對考研的看法,現(xiàn)在考研是越來越熱,淘汰率也越來越高,考取率越來越低,大家可能覺得考研是非常難的。我想談一談我們當時考研時流行的說法,大家開玩笑說有100個人聲稱要考研,但其中只有60個人去認真報名,最后報了名之后只有40人會認真復習到考試前一刻,參加考試的話只有20人會認認真真把兩天半的考試時間堅持下來,不會中途放棄,其實最后考上的也就20人。所以外面看來的話,每年看到的只是20%的考取率,覺得是非常低的。所以說我自己的體會是考研真正像一場戰(zhàn)爭一樣,這場戰(zhàn)爭是一場持久戰(zhàn),一場智力戰(zhàn),一場心理戰(zhàn),一場體力戰(zhàn)。但是在這場戰(zhàn)爭中我們唯一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我對考研的體會有下面幾條:
第一,關注自身,心無旁鶩。
第二,天道酬勤、形成模式,長期規(guī)劃,水到渠成。積小勝為大勝,打殲滅戰(zhàn)。
第三點,就是基礎為先。
下面我就分點來談一談自己的感想。
第一點是關注自身,心無旁鶩。記得當時大家在考研的時候經(jīng)常會為所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yè)的排名所困擾,尤其在選擇學校的時候,而且還為一些傳言所困擾,有的人經(jīng)常會說某某學校招生有黑幕,專業(yè)課卡的分低之類的事情,特別特別多。但是我認為這些東西是特別沒必要的事情,因為真正很多時候像以前在一些比較不正規(guī)的考研論壇上,發(fā)表抱怨和謠言、傳言的人都是因為種種原因當年沒有考上的人,真正的除了新浪之外,很少在個人論壇上或者不正規(guī)論壇上發(fā)言的人沒有會說。因為考上的人忙著報道了,沒有在這兒有時間和大家進行溝通。所以經(jīng)常會為這些虛名和傳言困擾自己報考的話,這是非常不必要的。我以前碰到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男生要考法學,但是人大實際比北大法學強,但他依然報考了北大法學,我當時問他為什么,他說的很冠冕堂皇,說要考慮學校綜合實力,結果那個學生當年沒有考上,結果到一般學校去了。
第二說考研的時候,除了避免外界干擾之外,一定要避免其他選擇的誘惑,因為在考研之中,是大家找工作和報考公務員的機會,這些種種選擇在時間上占用的并不是很多,但對我們考研的心態(tài)很容易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當你參加了種種面試和招聘之后,你沸騰的熱血是很難靜下心來的,當體在書桌前的時候你滿腦子還在想這個單位如何,那個單位如何的東西。
第三,在避免誘惑的同時也一定不要盲目地和同學進行攀比,因為大家的學習水平和基礎是不一樣的,學習效率也是不一樣的。像我,我的復習時間跨度達10個月才考上人大,而有的同學是在四、五個月之間照樣能考上人大的專業(yè)公費,如果因為這些而影響自己的熱情和干勁是非常不值得的。當時在圣經(jīng)說到,在古希伯來,有一個善人,分別在早晨、中午和傍晚雇傭三個乞丐給自己干活,在晚上干活結束的時候,三個乞丐得到了相同的報酬,三個乞丐有抱怨,說為什么干的不一樣多,拿的一樣多。他們沒有仔細想到,如果他們不干的話一點報酬都得不到,所以大家在考研的時候也不要探討說哪個同學效率高,效率低,只要得到了,不管付出多少始終是多得得到的。
第二,我認為考研是一個點滴積累的事情。剛開始都有一個迅速成長期,剛開始考研的時候覺得進步非常大,但是迅速成長期之后會進入一個非常痛苦的漫長的平臺期,這里大家不斷遭受挫折和折磨,始終看不到自己有絲毫的進步,覺得自己似乎已經(jīng)走到了天涯的盡頭,不知道該往何處去。其實我感覺這時候一定要盡力撐過去,只要繼續(xù)堅持努力,就自然而然會突破最后一層的限制。當然了,這種平臺期的突破要和自己平時的學習計劃調(diào)整區(qū)別開來。前面有的同學說學習效率特別低,或者身體狀態(tài)不好的話可以轉一轉,放松一下,這點非常好。但是平臺期的堅持并不等于你一定要死鉆牛角尖。
形成模式的感覺是因為考研是一種長期的持久戰(zhàn),這時候不能盲目的持久戰(zhàn),大家一定要保持好休息時間,保持睡好,吃好,玩好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學好,所以說不要熬夜,也不要開夜車,形成一個比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模式。
第三是長期規(guī)劃,我認為只有長期規(guī)劃之后才能達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因為像當時我的安排是,因為我的考研跨度達10個月,我在三四月份開始找一些師哥和學長探討考研的安排,逐步把時間分成四輪的復習方法,就是說大三下學期是一個基礎鞏固期,這時候要看一些數(shù)學課本和英語單詞,培養(yǎng)初步的閱讀能力和聽力。然后要從6、7月份開始看政治的知識和專業(yè)課的知識。在暑假開始到11月之前,這段是要進行英語和數(shù)學的專項訓練,專業(yè)課和政治要開始進一步打牢基礎。在10月份到考試前的一個月,這時候就要進行模擬訓練,在考試前的半個月、一個月左右這時候進行查缺補漏,把所有的知識漏點重新補上,同時要堅持住模擬考試。
第三,基礎為先。我自己體會比較大的就是做專業(yè)課和數(shù)學。我數(shù)學剛開始的時候復習時間比較長,從4月份開始看數(shù)學的書籍,然后接著做陳文登的題,一套是復習指南,一套是題型精粹,一直到聽了陳文登開講的那個班,到9月份做了數(shù)學的考研考試指南,那是考試中心發(fā)的書,當時感覺不錯,做什么東西覺得難題都做過了,應該能得到好的結果。可是后來做真題模擬的時候發(fā)現(xiàn)只是夠剛剛及格,痛定思痛,自己重新琢磨的時候,覺得有些輔導書和題型會著重講某些題型,注重專題專解,對題型的理解是忽略的,所以當時又重新回歸課本,數(shù)學是用人民大學出的《微積分》,《概率論》是李永樂出的概率論方面的小冊子,這三方面都是注重于基礎知識的。當時重新回顧了一下,大家如果想考高分的話大家比較是中高檔的成績,數(shù)學其實并不是很難,歷年通過率很低的題都是將很多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而已。從單個知識點的深度來講,并不是很深,但結合在一起比較復雜。
還有專業(yè)課,當時我確定將要考人大企業(yè)管理,是在10月份才開始確定的,當時專業(yè)課的復習也是比較緊張的,因為緊張所以投入時間比較多。當時記得最清楚的是,為了復習這幾門專業(yè)課我做的筆記有一尺多厚,當時自己感覺對著目錄把全書的目錄都闡述和回憶一遍,這時候達到的效果是在答卷的時候,看到每道題知道考的知識點是什么,在書上對應的內(nèi)容是什么樣的,所以在做當時專業(yè)課的時候效果還是不錯的,應該是當年成績最高的一門。
還有一個是建議大家做長期規(guī)劃的一定要點滴做起,打一個一個的殲滅戰(zhàn),千萬不要把今天的任務拖到明天,只有積小勝為大勝才可能成功。一切都從現(xiàn)在開始,建議大家從現(xiàn)在開始寫考研日記,只要全心全意投入進去,任何問題都不是問題。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