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點,鬧鐘準時響起,小張以最快的速度起床、洗漱,沖出房門,到校園僻靜的地方朗讀英語,早飯后直奔教室,開始一天的考研復習。小張平時很少和室友說話,每天晚上回宿舍的時候大家都睡了。用小張自己的話說,自己就像個“孤魂”。其實,和小張有相似經歷的考研人不在少數,他們內心深處都隱藏著一份不為人知的孤獨。
對于大多數學子而言,考研是僅次于高考的人生大事。如果說高考是一場群體性的戰役,那么考研則更像是單打獨斗、分散作戰。高考,在身邊就可能有很多戰友和對手;考研,最大的對手則是自己。高考,背負著父母和師長的期冀,不完全是自愿的;考研,承載的是自己的夢想,是自覺自愿的事。因此,考研更像是一個人的旅程,注定與孤獨結伴,與寂寞同行。
上述案例中的小張是孤獨的。從表面上看,孤獨似乎不是一種很好的狀態。但在考研這樣一個特定的情形之中,只要學會正視孤獨,學會調適心理,處理好生活與復習的關系,孤獨也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所謂孤獨,即缺乏正常的社會接觸,是一種主觀意識上的社交孤立狀態,伴隨產生的是不被接納或與他人隔離的意識表現。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孤獨有3個特點:首先,它是由社會關系缺乏造成的;其次,表現為不愉快的情緒體驗;最后,它是一種主觀感覺。孤獨客觀上是因長期獨處引起的,但也不盡然。生活模式單一、挫折和事物的不可預知性等也是孤獨產生的不可避免的因素。孤獨產生的情緒后果往往是令人苦惱的,甚至會感到痛苦,嚴重的則會導致自閉、抑郁等心理問題和極端的行為傾向。
但是,孤獨給人們帶來的并非都是負面情緒。在自主性和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的時代,孤獨情緒產生的后果也不都會讓人感覺苦惱和抑郁。在考研的過程中,我們所提倡的“享受孤獨”的心態,就是對孤獨的另一種詮釋。而“獨自一個”則是“孤獨”在《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
一、孤獨需要勇敢面對
出鏡人物:楊同學
背景資料:西北工業大學大三學生,準備跨專業報考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研究生。平時學習成績優異,但是少言寡語。
孤獨心語: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堅強的人,最大理想就是當天文學家。高考的時候我沒能實現這個理想,所以這次考研我準備放手一搏。但是最近我的注意力總是難以集中,對于外界信息的反應明顯遲鈍,目光長時間盯在書本上,但對書中的內容卻一無所知。
我一向很少說話,想與人說說我的難題,卻找不到合適的人;拿起電話,卻不知道要打給誰。我不認為自己有什么心理疾病,但是對于目前的狀況,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心靈解讀:這是孤獨心理的表現。孤獨心理的產生與個體以往的生活經歷、工作經歷、家庭情況都有關系。孤獨者的某些行為,常常令他們不太招人喜歡。比如說話方式、為人處世的方式等。楊同學首先應對自己進行一番冷靜、客觀、合理的分析,特別要留意自己的一些長處、優勢,以增強自信心。在每天必須的社交活動中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學會換位思考,尊重、理解他人,多培養一些生活樂趣,如聽音樂等。此外,如果報考的是你喜歡的專業,只要信心十足,專注地學習,相信你一定可以從中找到樂趣。遇到難題的時候不妨告訴自己,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只要勇敢面對,努力解決問題,相信就會離成功不遠。
二、獨處并非孤獨
出鏡人物:李同學
背景資料:四川大學大三學生,準備報考本校本專業研究生,為人樂觀。
孤獨心語:最近常常一個人待著,感覺挺好,考研復習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我的上鋪總說他孤獨、痛苦,我倒沒有這些感覺。考研復習的時候,如果旁邊總是有人在走動,我就會感覺很不自在,甚至覺得特別煩躁。我最討厭在背書的時候身旁有人說話,注意力很難集中。所以,為了考出好成績,我需要安靜,我寧愿一個人待著。
心靈解讀:心理學上,孤獨與獨處是兩個概念。獨處體現的是一種避開他人的客觀存在狀態,孤獨更強調個體的主觀心理感受。由獨處引發的孤獨往往具有被迫、不得已的特性,同時伴有失落、沮喪的情緒表現。
考研復習的過程中,多數人是需要獨處的。因為只有在獨處的狀態下才能盡量避免他人的打擾,保證自己的復習進度和質量。李同學的表現僅僅是不情愿的獨處,并沒有“享受”考研人必須要經歷的孤獨磨難。只要心情坦然,平靜地復習,相信李同學會對孤獨“甘之如飴”。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