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7年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歷了幾個月的工作之后決定辭職考研,所以我考研復習完全是在家完成的。我的家在東北的一個小鎮,那里地廣人稀,淡泊寧靜,每天的復習就是完全的周而復始的工作。所以,若要說這其中發生的故事,我還真講不出來,只記得以前我從不喝咖啡,但為了能全天保持清醒,我每天早起和中午都要喝一杯咖啡。再外加屋外寒冷無比,我從不出家門,也不活動,幾個月下來我的體重增加了不少,不過好在后來我又變回了正常的體重。
后來,每當有人問我考研復習期間的感受時,通常他們想得到的答案是"痛苦極了",但是說實話,不管我怎么仔細地回憶,我已經忘了那段時間痛苦的感受,我只記得我應該珍惜那段時間,因為在記憶深處,那是一段確實發生了但是以后卻恐怕永遠都不會再發生的階段,所以我的回答是"我忘了痛苦,我只記得珍惜"。
下面的敘述,是我對考研歲月的回憶,希望對報考中國科學院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考研英語
關于單詞和復習資料:我英語六級是大二時過的,之后也考了托福和GRE,最后雖然分數都不太高,但收獲就是詞匯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樣,我考研時就再沒背過單詞。所以,我建議在正式復習考研英語之前應該背好單詞,六級和考研單詞有些不太夠,最好能再背一下托福的核心單詞(前提是六級和考研單詞都背好了),這三個結合起來應該就足夠了。之后就開始正式的復習。所謂正式的復習也就是做歷年英語真題,別的題就沒什么意思了,而真題一定要選擇一本解釋和分析最詳細的書,而且是最好每篇閱讀理解之后都有生詞表的,這樣做完閱讀后順便就能復習一遍重點詞和難詞。
關于做題順序:有了單詞基礎和一本好的復習資料,那么正確的做題順序就很重要了。我認為英語的試卷是安排得最好的,所以大家還是老老實實地按照原來的順序即完形 閱讀 翻譯 寫作來做,用完形來熱身,之后的閱讀是高潮,最后用寫作來收尾。原因在于完形可以帶你找到語感,之后的閱讀就會漸入佳境,到了最后的寫作你甚至可以用到一些閱讀中出現的好的詞匯和短語,這樣做題就會發揮出你最大的英語潛能。
關于模擬題:我感覺絕大多數英語的模擬題都不好,出得都抓不住真題的精髓,所以還是多做幾遍真題吧,大概做三遍就行了。如果你還有時間,那也可以買一本模擬題來做。我不贊成有人拿真題做起來沒完沒了,八遍十遍地做。如果能認真地做題和分析三遍的話,那就已經相當厲害了。
關于具體的做題方法,我是這樣做的。
(1)完形:先帶著空白看一遍文章之后再做填空,而個別難詞部分先跳過去,繼續往下做,等收集到足夠的信息后再回來做。在填空時,既要注意局部語境,也就是要看好上下文,更要注意全局語境,要把握全文的意思和語氣等。此外,還要特別注意參考并列句,尤其是空白所在句的并列句。
(2)閱讀:先讀文章再做題,遇到問題時回文章中去定位答案,可以適當放慢速度來求準確,畢竟這部分的分值很大。
(3)翻譯:好好研究一下什么樣的句式應該怎么翻譯,如定語從句怎么翻譯,狀語又怎么翻譯,甚至標點符號的翻譯都要注意。建議買一本書來讀,新東方的考研翻譯就不錯,寫書那老師以前是搞同聲傳譯的。
(4)作文:還是要背一些套句,然后自己總結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套句,用自己的模板,之后再自由發揮。注意多用被動句和句式變換以及一些高級詞匯的使用,如能用purchase就不用buy,能用of importance就不用important。當然,多練習是非常必要的,最保守的數據是至少要練十篇大作文和五篇小作文。
其實什么時候開始復習并不重要,關鍵是你能復習到最好,我個人建議可以早點著手,但是臨考前一個月,必須做英語題來保持感覺。在此,我說的都是最低要求,如果你特別有精力和時間,當然也可以買所有的練習題和參考講義甚至英文報紙和雜志來看,但別忘了時間是有限的,想迅速地達到考研的要求,以及找到考研英語的考點,真題是最好的。最后說一下我的分數,我的考研英語是74分。
考研政治
我的政治既沒怎么正規復習,也沒報班,我都是利用平時空余時間來看的。我的經驗是抓重點和找規律。
關于基礎和參考書:基礎的教材就不用看了,建議大家買一本大講義來看,最好是重點突出而又有例題的書。我用的是岳華亭的書,當然任汝芬的序列1也不錯。11月再看這份講義就行,第一遍只看不背,而且注意從整體和大局上把握,適當地看些例題是必要的,做題還太早。
關于第二遍復習:第二遍就要做題了,真題和模擬題都要做,重點是模擬題,分章節模擬題推薦用任汝芬的序列2,邊做題還要邊看講義,把一些不好理解的部分重點復習一遍。在分章節做完題后還要做一些成套的模擬題,任汝芬的序列3就不錯。第二遍復習時最重要也最漫長。
關于最后一遍復習:找出重點,沖刺模擬。這里面主要找出大題的重點范圍,一般考研輔導班到最后沖刺時會有專門的大題專項集結成書出版,可以買一本來看。大題一般是"馬哲"、"馬經"、"毛概"、"鄧論"、"時政"一樣出一道大題,而每道大題出的考點也都比較固定,幾乎每個都是從那五到十個話題中挑,但是不要迷信押題,大家只要針對每個話題和考點,都準備一下,適當地背一下核心考點知識就行,不用背太多,等到做題的時候剩下的都可以自由發揮。
關于答題:大題的方法是先寫出原理,然后分析一下題目中的場景,最后擴展并理論聯系實際。
政治的重點在于不迷信押題而又能找到重點并能重點地記憶一些原理性、核心的東西。當然,做好前面的復習搞好基礎知識是前提。我的政治考研分數是72。
考研數學(數學一)
盡管數學是我用的復習時間最多的科目,但最后考得也不太理想,只考了111分。復習期間感覺最重要的就是要多練習,切忌眼高手低。
關于第一輪復習:我9月開始看的數學。我先看了一遍教材,高數和線代用的是同濟五版,概率和統計用的是哈工大自己的教材,之后我重點看的是李永樂的復習全書,并把上面的習題都做了一遍。
關于第二輪復習:11月開始做題。首先做的是歷年的真題,一天一套,注意總結規律,找到一些常考的知識點,之后開始做模擬題,也是一天一套,而且是按照規定時間做,做完后馬上看復習全書或者課本來查缺補漏。
第一天第一科開考之前,我去早了一會,考場大門還沒開,但是已經有很多考生在那等待了。深冬的早晨,外面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空氣寒冷而又刺激,我們都靜靜地等待開門的那一刻。
關于最后沖刺:考前的半個月還是要做一些題來保持,建議做些難題并回顧做過的題,這樣可以使你既不忘記基礎的部分又能有實力沖擊一些難題。
關于答題:遇到不會的也就是沒思路的題先放下,繼續做下面的題,尤其是大題,前面的高數部分往往比較難,而后面四道線代和概率題都較簡單,應該是拿分的,所以不應該完全按照出題順序答題,有時候后面的題應該先做。
考研數學的重點也在于找到規律并能在實戰中提高準確率,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多練習、多做題。高數的大題一般就是極限一道、微積分一道或者泰勒公式一道、中值定理證明一道、重積分一道或者曲線曲面積分一道、級數一道;線代的大題基本就是解方程組一道,特征值、特征多項式一道;概率與統計部分就是概率一道(一般考二維隨機變量)、統計一道(一般考極大似然估計或者矩估計)。而考的形式也都大同小異,所以看似內容很多,但復習還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同樣,搞好前面的第一、二輪復習是基礎和前提。
考研專業課
出于對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向往和對軟件工程專業的熱愛,我報考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與通信工程學院軟件工程雙證實驗班,并且以375分的總成績被錄取進入復試,其中專業課成績為118分。我的專業課只考了數據結構這一門,對于數據結構來說,首先就是要多看幾遍教材,教材用的是清華嚴老師的《數據結構》,然后把書上面的一些算法重點理解并記憶下來,最后還要通過做一些習題來加深理解。當然,這也有重點和規律可循。首先小分題重點在覆蓋面廣每一章都有題,這就要求全面地復習,而大題一般出在鏈表、樹、圖、排序這幾章,所以關于這些內容一定要多加注意。最后的難點在于"查找"這一章,很多計算題都會從這一章出,所以這一章需要多做些練習題。而算法編程題一般都是"排序"那部分的,所以排序也要求熟練掌握。樹和圖會出證明題或者算法題編程題,如果是證明題那么通常還是比較簡單的,只需要畫個圖然后按部就班地推導就行了,而如果是算法題,則往往比較難,需要多加思考。數據結構的關鍵在于掌握基礎,外加重視算法。另外,計算學院出的數據結構考題感覺總體上并不太難但是覆蓋面很廣。今年計算機專業考研的專業課第一年實行了統考,可以說對考生們是個不小的挑戰,但是我想只要立足于基礎,突出重點地復習,還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的。
總結
關于考研我還要說的一個方面就是溝通和資料的更新。由于我是在家復習,既不能與研友溝通,又不能及時買到最新的資料,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做法就是上網去"考研論壇"和網友交流溝通。另外,幾乎所有的資料在論壇上都能得到即時的下載,我的考研政治的任汝芬的序列2、3、4都是在網上從論壇里下載的。而且參加網友的一些討論還可以讓我們對一些難點或易錯的部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好好地利用網絡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個場景是第一天第一科開考之前,我去早了一會,考場大門還沒開,但是已經有很多考生在那等待了。深冬的早晨,外面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空氣寒冷而又刺激,我們都靜靜地等待開門的那一刻,我在心中跟自己說:"Come on!讓我們好好大干一場吧。"
(作者:徐海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級碩士研究生,軟件工程統考雙證實驗班)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