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大四學生剛畢業,有的已經找到工作,而有的則還在忙著找工作。隨工作需要一并安置的還有檔案,而記者采訪時發現,鮮少有人重視個人檔案的落實問題,有些跳槽的職場人更是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檔案。那么檔案究竟是什么?檔案對今后工作有何利弊影響?大家又該如何妥善地讓檔案與自己同行呢?對此,記者向中智、智正咨詢等相關的HR專家進行了專門的采訪。
案例:檔案在哪里自己也不甚清楚
小湯原在一家媒體就職,如今,他已跳槽至一家投資公司從事期貨方面的理財。本來在媒體,檔案都是由單位負責保管。現在的投資公司并不需要他的檔案,所以他也不太明白該如何保管自己的檔案了。問及自己的檔案如今在哪里時,他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到底在自己戶口所在街道還是在人才交流中心,小湯如今也是云里霧里。他感到,既然單位不需要檔案,而檔案似乎也不帶來什么收益方面的問題,暫且就擱置在那里算了。
3成畢業生棄檔案于不顧
檔案是個人經歷的真實記錄,據悉,學生在校期間的檔案稱為學籍檔案,一旦從高校畢業,持《就業報到證》到就業單位或人才服務機構報到起,學籍檔案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事檔案。人事檔案是證明一個人身份、學歷、資歷最基本、最可靠的依據。
檔案材料包括初高中畢業登記表、高考[微博]志愿表、高校學籍、學習情況表、實習鑒定表等。此外,還有學歷證書復印件、轉正手續、考核表、職稱評定(報考)表、獎懲記錄、出國記錄及各種鑒定材料。每年,大概有70%的畢業生會到相關部門履行正常的人事代理手續,而剩余的30%則棄檔案于不顧。有的職場人原本在有檔案保管權的單位就職,對于檔案的事也不用操心,可有的后來因為涉及到跳槽,再回去找檔案時卻發現原單位改制檔案無法找到的情況,這樣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必然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據介紹,畢業生如若丟失檔案,以前的經歷、評價、身份等歷史將不復存在,勢必會造成不小的損失。
檔案對職場的四大影響
1、養老金的領取
辦理養老金領取的時候,要經過檔案的審核,工齡、工資、待遇、職務、社保受保時間等都是以個人檔案的記錄為依據的。如退休時需要依據檔案認定個人出生時間,從而確定退休時間;需要確定個人參加工作時間,從而確定開始繳費或視同繳費的時間,以計算養老金金額等。除了養老金外,其他社會保險,如領取失業金等,也與個人檔案相關。
2.影響轉正定級和計算工齡
有很多畢業生找到工作后,沒有及時辦理參加工作的有關手續,幾年后仍是學生身份,從而影響轉正定級和工齡及退休金的計算。
3.影響評職稱和工作調動
大學畢業后,學生檔案需要經過轉正定級后,才能成為干部檔案,才能正常調動。而某些畢業生檔案在畢業后既沒有提交單位,也沒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務中心,職稱評定就會因手續不全而受到影響。這時,即使有了當公務員[微博]或進入事業單位、國企的機會,也無法辦理相關手續。
4.考研、出國等手續辦理
考研、考公務員、出國、升學、結婚、生育等,這些事情都需要政府所屬人才市場開具相關證明,缺少檔案將無法辦理這些證明。
相關熱點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