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箱操作的出現是由于復試過程中的主觀性:導師的好惡決定了考生能否被錄取,這使一些同樣優秀但是不合導師胃口的考生落榜。監督不力必然讓有些人“鉆空子”,關系和人情大于考生的真才實學,因此學校必須加強對考研復試的監督,而不能完全下放到學院和教研室。
在復試之后,更多的人關注各校復試的結果。一時間,網絡上一些控訴復試不公的帖子被網友熱議,甚至會由于大眾媒體的介入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考研復試由于其較強的主觀性、地方性,不像初試相對有一個評判標準,加上復試信息的透明度不夠,導致考生對復試結果議論紛紛。綜合分析,記者發現熱點主要集中四個方面:
1.復試縮招的論爭。
“縮招”,顧名思義就是招生人數較以往有所削減。就研究生招生來講,縮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每年的7、
8月份招生簡章上出現的“擬招收”人數相比去年或往年招生人數縮減了;一種是初試后,分數線出來的同時學校公布的當年實際招收人數比簡章上的“擬招收”人數有了縮減。一直為考生所詬病的就是后一種縮招,這種情況會使很多原本可能被錄取的人卻連復試也不能進入。
絕大部分考生強烈反對復試縮招,在一篇帖子中甚至出現了這樣的言辭:“背信棄義,天良喪盡,借擴招之名,行縮招之實。”可見其對縮招的痛恨,因為這直接導致很多原本可以被錄取的人落榜。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對縮招之舉大為贊揚,認為從長遠來看,縮招對于畢業生就業壓力的緩解和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都具有積極意義。我們先來看看縮招的主要原因:
首先,就業形勢要求縮招。經過連續幾年的擴招,研究生的就業開始陷入尷尬境地,在這種供大于求的情況下,縮招就成了必然結果。
其次,“批量培養”導致研究生素質良莠不齊,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科的人才梯隊建設。縮招是解決這一問題最為直接有效的手段。
第三,連續幾年的擴招已經使得一些學校導師嚴重匱乏,一個導師帶二三十名學生的現象屢見不鮮。如果再不采取解決措施,怕會砸了多年苦心經營的招牌,因此被逼無奈選擇縮招。
第四,保送生比例增加。2007年以來,保送生占研究生招生比例逐步增大,以北大為例,2008年的研究生招生計劃中,理工科院系接收保送生比例在50%至80%,其他院系一般不低于50%。在研究生招生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這必然會擠壓考試錄取的學生名額,直接導致縮招。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會發現,總體看來,縮招其實是有利于研究生教育的良性發展的。那么,為什么縮招會招致那么多考生的痛恨呢?主要原因就是學校沒能及時把縮招信息傳達給考生,考生在不知道縮招的情況下報考,是不公平的,對于一年只有一次機會的考生來說,這個打擊是很難承受的。因此,學校如有縮招計劃應及早公布,給考生充分的選擇權。
2.如何避免暗箱操作?
暗箱操作的出現是由于復試過程中的主觀性:導師的好惡決定了考生能否被錄取,這使一些同樣優秀但是不合導師胃口的考生落榜。研究生考試雖然是學校和導師在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但今后的培養過程卻是導師直接完成的,在同等條件下,為了學術的傳承性,也為了更有利于今后的培養,導師的意見當然更為重要,這也是導師意見在復試權重中逐步增加的原因。而隨之可能出現的就是暗箱操作問題,必須加強監督,建立起規范、透明、有效的復試監督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目前,已知的比較公平、透明的復試方式是中國地質大學(招生辦)和南開大學等學校采取的“體檢試面試”,對于這一復試形式本刊曾有介紹,這里就不再贅述。面試后,最終的分數由逐個面試考生的十幾位老師共同決定,且復試第二天就公布錄取名單,這樣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可能。
暗箱操作問題只能從制度層面解決。考生所能做的事只有兩個:一是提高成績,使自身條件足夠優秀,很難被“操作”,經驗表明那些被“擠”的人一般都處于可上可下的中間地帶;二是通過盡可能多的渠道盡早獲取信息,比如初試排名、復試成績等等,這樣一旦發現錄取名單有問題可以獲得主動權,向主管和監督部門反映,爭取自己的權利。
編輯推薦:
2015年考研網上正式報名入口已開通 點擊進入 ※ 報名系統常見問題 ※ 報考費用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