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新聞傳播學?
"學科的創立乃基于這樣一個信念:由于現實被合理地分成了一些不同知識群,因此系統化研究便要求研究者掌握專門的技能,并借助于這些技能去集中應對多種多樣、各自獨立的現實領域”。(華勒斯坦等,1997:9)新聞學作為一個“職業規范性學科”,它探討的,即如何做出好新聞。反映在考試中,其實無外乎是三類問題——
1.對前人提出的,有關新聞的基本規范(集中于真實性、客觀性、黨性)的認識;
2.關于新聞行業和新聞機構怎樣利用好基本規范做好某一類型的新聞的探討(目前相關討論集中在如何做好涉外新聞、災難報道、涉及倫理困境的新聞等領域的探討);
3.關于作為一個新聞從業者個人,如何踐行這些基本規范的探討。
這三方面的知識,應該是是互相聯系的,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新聞的基本規范,是指處在什么樣的位置、用什么樣的時間段的眼光去看待與分析新聞事件與新聞報道,它是新聞從業者對客觀事實的判斷的反應;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應該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否則,容易造成精神分裂。
2、傳播學的獨特性又表現在什么地方?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一般而言,當我們討論科學的時候,我們談論的是物理、化學,研究的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會生成水,這樣可重復被觀察與測量的事實。
而社會科學,尤其作為根基的實證范式,是基于社會科學家、同樣也是傳播學研究者們的學科合法性焦慮,希望把某種程度類似于神諭、預言的倫理、規范轉化為可測量的“某一類型的人更容易接受某一類型的宣傳主張”這樣看似精確的陳述。
拉斯韋爾將傳播過程總結為5W,由此開啟了傳播研究“參數設置”的基本范式。什么樣的傳播者通過什么樣的傳播渠道對什么樣的受眾傳播了什么樣的內容形成了什么樣的影響。不同的學者紛紛選擇其中一個或者幾個“什么樣”作為自己的研究重點,但是,最終導向的,是結果。
例如政治經濟學派關注誰在傳播,于是,他們說“日益集中化的大傳媒集團”正在“控制我們的視闕、思想與公共討論,讓民主變成金錢游戲。
例如大眾、分眾、作為群體成員的受眾、作為市場的受眾,注意在這個過程中,受眾仍然是那些人,但是研究者從不同的視角,抽象出具有不同屬性的受眾,試圖去說明不同的受眾在面對相同的信息的不同反應。
例如電視、報紙、廣播以及現在的互聯網,不同的媒介形式對相似的受眾傳播相似的內容,會對他們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例如暴力、色情抑或是健康向上的媒介內容,會對青少年成長、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對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