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選擇題 |
第 2 頁:分析題 |
分析題
1.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業跨國公司之一,從20世紀50年代起致力于計算機行業,并很快在大型計算機業務上占據了統治地位。IBM生產的計算機在技術上常常是最先進的,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務和技術支持。他們仍有卓越的信譽。
在整個60年代和70年代,雖然有Control Data、Honeywell、Sperry Univac、Burroughs和NCR等企業的競爭,但這些公司都不是其對手,到1980年為止,IBM仍占據全球大型計算機市場超過80%的份額。大型計算機是IBM的“金母雞”,毛利高達70%。
80年代,隨著個人計算機和工作站所連接成的網絡逐漸取代大型機,日本、歐洲共同體和美國國內許多資本、技術雄厚的企業紛紛涉足這一高風險、高收益的領域。在與蘋果、康柏、東芝、戴爾等企業激烈的競爭中IBM公司開始走下坡路。
迫于競爭的壓力,90年代IBM公司進行了組織改造以降低成本;進行資產重組和資本運營,使公司的股票價格扶搖直上;進行經營戰略轉型,在保持計算機硬件領域領先地位的同時,成功地實現了向軟件服務等高利潤領域的轉移;實施競爭戰略調整,全面提升了企業競爭力,重塑起昔日的輝煌。
IBM確立的戰略目標是:在所處產業的所有領域都能實現高增長率;在所有領域都有技術和質量卓越的產品,并發揮領導作用;在生產、銷售、服務和管理的所有業務活動上,實現最高的效率;確保企業成長所需要的高利潤,以便在產業中具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目前,計算機技術正在向更加“開放型系統”的方向發展。往往主機是一個公司制造的,顯示器是另一個公司的,打印機又是第三個公司的,軟件是第四個公司的,這些組合起來使整個系統得以運行。在新的技術基礎上,計算機行業的企業組織趨向網絡化發展,IBM公司面臨著新的競爭挑戰。IBM公司在壟斷和競爭中尋求著未來的發展。
(摘編自【美】J.E.斯蒂格利茨:《<經濟學>小品和案例》及新華網有關資料)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用IBM的案例說明壟斷和競爭的關系。
(2)從IBM公司的發展過程總結壟斷資本條件下競爭的新特點。(2008年)
2.下面是一組關于經濟全球化方面的資料:
材料1
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
摘自 馬克思恩格斯:《******宣言》
美國聯合技術公司為開發電梯新產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國的優勢,如在法國制造電梯門系統,在德國制造電子器件,在日本設計電動驅動裝置,最后在美國組裝。美國福特公司生產的轎車,外國部件占27%。日本本田公司在美國制造的協和轎車有25%的零部件在海外制造。20世紀80年代初至1996年,國際資本流量年均增長率高達20%,遠超過國際貿易約5.5%的年均增長速度。
如同交通工具的改進和鐵路運費的降低曾經有力地推動了19世紀末各國的經濟融合一樣,20世紀80年代以來現代通信業的革命,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絡的迅速商業化運用,則大大降低了國際間的通訊費用和交易成本。到1996年,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已有80%在網上開設網址,已有186個國家和地區的1 200萬臺電腦連接入網,互聯網用戶達到6 000萬人。據一些研究機構預測,2001年全球信息產業產值將達到3.5萬~5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
摘自 《在動蕩中發展》
材料2
20世紀80年代以來,許多亞洲和拉美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積極引進直接投資和其他形式的外國資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勵措施促進出口。它們持續保持了5.5%~8%的年經濟高速增長,在較短的時間內成功地實現了由初級產品出口國向制成品出口國轉變。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1989—1994年,發達國家的對外貿易年均增長率為3.65%,而發展中國家為8.59%。其中發展最快的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根據 《全球化與中國》、《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整理
經濟全球化使美國獲得了巨額的國際資本。過去10多年里,美國始終是全球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同時也是最大的資本輸入國。大量的外資凈流入,有效地抵消了國內私人儲蓄水平持續下降和巨額貿易逆差的不利影響,對于保持較高的就業和經濟增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為美國保持較低的物價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摘自 《世界經濟》1999年第8期
有資料顯示,近幾年來,絕大多數最不發達國家除了得到捐贈和多邊經濟援助外,幾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國直接投資。
摘自 《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8期
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四十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窮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現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聯合國成員國中有48個最不發達國家,而20年前僅20有余。
摘自 ******:《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
材料3
各國應加強經濟技術的交流與合作,逐步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使經濟全球化達到共贏和共存的目的。
摘自 ******:《在慶祝中國******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請回答:
(1)根據材料1說明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2)根據材料2分析經濟全球化趨勢對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
(3)綜合材料1、2、3,說明我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對策。 (2002年)
3.據估計,今天在美國有6 000家公司推行“雇員擁有股票計劃”,其中包括西爾斯-羅伯克百貨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等。“雇員擁有股票計劃”在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們積極地經營他們的公司,產生了一種充滿活力的責任感,在生產率、高質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國爭取雇員擁有股票委員會對于50家高技術公司所作的一項調查發現,利用雇員擁有股票計劃的公司要比沒有利用這種計劃的公司發展快2~4倍。
隨著這一計劃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國有25%的雇員分享他們公司的所有權。這種迅速出現的“工人資本主義”概念也適用于相當大部分的美國經濟。但是工人擁有股票不會輕易轉變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東說:“我看不出有什么變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樣。”也有的工人股東認為,在“雇員擁有股票計劃”下,越是盡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摘自 W.E.哈拉爾著:《新資本主義》
請回答:
(1)根據材料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實行“雇員擁有股票計劃”的原因。
(2)評析工人股東的兩種看法。 (2004年)
以下為考研政治知識點: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歷年分析題答案解析
1.【答案要點】
(1)壟斷仍然是當代資本主義最重要的經濟特征和經濟基礎。IBM沒有形成對計算機行業的絕對壟斷,也不可能消除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壟斷競爭更加激烈。IBM正是在壟斷競爭中生存和發展的。
(2)IBM在發展過程中與壟斷企業和非壟斷企業的競爭,反映了壟斷競爭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IBM的競爭戰略及其戰略目標表明,壟斷資本競爭的目的是為了在全球范圍內獲取高額壟斷利潤;IBM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和經營戰略調整,也反映出壟斷資本競爭手段從單純的價格競爭向非價格競爭的變化;計算機技術的開放性、專業化的發展趨勢表明,壟斷企業也必須在競爭與合作中謀求發展。
【解讀】本題考查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這一知識點的內容。此題是一道簡答型分析題,回答起來比較容易。只要結合材料回答清楚兩個知識點就可以了。一是壟斷階段壟斷與競爭的關系,核心是在競爭基礎上形成的壟斷并沒有消滅競爭,而是與競爭并存,使競爭更加激烈。二是壟斷階段競爭的新特點,如競爭的形式主要是由壟斷本身產生的競爭;競爭的目的是為獲得壟斷利潤;競爭的手段多樣化等。
2.【答案要點】
(1)資本主義生產的直接目的和動機是獲取剩余價值。當國內市場不能滿足資本增殖的需要時,資本必然向全球擴張。資本無限增殖的本性是資本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動因。科學技術進步使國際分工進一步發展成為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基礎。交通運輸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推動資本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2)經濟全球化推動著世界經濟增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可能從中受益。但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各國的地位和處境是很不相同的。美國從國際資本流動中獲得巨大收益,而廣大發展中國家仍飽受貧窮落后之苦,世界的貧富差距在擴大。
(3)我國應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機遇,積極參與改變國際經濟舊秩序,加強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既促進本國經濟的成長,又讓合作方獲得利益,取得互利和雙贏的結果。
【解讀】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及其后果這一知識點的內容,測試考生對經濟全球化趨勢這一熱點問題的全面理解和掌握。這一道題是簡答型的材料題,回答起來相對比較簡單。所謂簡答型的材料題是指一般不需要用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分析所給材料,而是結合材料用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直接回答問題,是用所給材料證明和印證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正確性。這一道題共有3問,第一問是根據材料1回答經濟全球化的原因,這一原因考生在平時復習中掌握的無非是三條:資本無限增殖的本性是經濟全球化的動因;科學技術進步和國際分工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交通和通訊的發展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第二問是根據材料2分析經濟全球化趨勢對世界各國經濟的影響。這一影響簡單地講是雙重的: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它推動著世界經濟增長,世界各國都可能從中受益。但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趨勢是在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發達國家占主導的情況下出現的,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于不利地位。這些基本知識考生在復習過程中是掌握了的,可以用來直接回答問題。第三問是我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對策。這在材料3中講的非常明白,這就是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逐步改變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使經濟全球化達到共贏共存的目的。
3.【答案要點】
(1)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資本主義國家為緩和、克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范圍內進行著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以適應生產社會化發展的要求。“雇員擁有股票計劃”的推行正是調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社會化發展要求的一種措施。
(2)工人股東的第一種看法主要是從當代資本主義的本質方面來看的,也就是說,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推行“雇員擁有股票計劃”并不改變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與雇傭勞動關系的實質,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的關系仍然是剝削與被剝削的對立關系。雇員擁有股票,只是說明了在資本主義私有制范圍內,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鎖鏈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變雇傭勞動者的階級地位。工人股東的第二種看法,看到了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出現的新變化,看到了推行“雇員擁有股票計劃”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作用,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積極參與企業的生產管理活動,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緩和勞資沖突和社會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資本家的利潤得到實現,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穩定發展。但是,這種看法忽視了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關系的實質。
【解讀】本題考查當代資主義的新變化這一知識點及其相關內容。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實行“雇員擁有股票計劃”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科技迅速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條件下的一種調整措施。“雇員擁有股票計劃”一方面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它并不會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與雇傭勞動關系的實質,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的關系仍然是剝削與被剝削的對立關系。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