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分析題 |
材料1
1980年8月,鄧小平會見意大利記者奧琳娜、法拉奇。法拉奇問:“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鄧小平回答說:“永遠要保留下去。過去毛主席像”
★★太多,到處★★,并不是一種嚴肅的事情,也并不能表明對毛主席的尊重。”鄧小平又說:“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毛主席最偉大的功績是把馬列主義的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指出了中國奪取革命勝利的道路、應該說,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后期以前,他的許多思想給我們帶來了勝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確的。”
摘自《鄧小平文選》第2卷
材料2
2013年1月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這上基礎上把黨和人民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摘自《人民日報》(2013年1月6日)
(1)1980年,鄧小平為什么強調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永遠要保留下去”?(5分)
(2)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個不能否定”的深刻內涵及其意義?(5分)
36【參考答案】
1.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巨大成就是不可磨滅的,因此“毛主席像要永遠保留下去”。黨領導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這就為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掃清了障礙,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人民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創造性地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全面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黨不失時機地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黨還領導人民建立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符合中國國情和人民根本利益,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礎。
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后,毛澤東同志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的任務,要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鑒戒,獨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經過實踐探索,黨積累了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黨團結帶領人民全力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2.“兩個不能否定” 體現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對當前國際形勢、國內發展所面臨的形勢作出的又一個準確務實的判斷和清晰的論述。
在新民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長期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結束了舊中國長期受外國列強欺凌的歷史,真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這是中華民族開始走向復興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的歷史起點。
改革開放前期,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的社會主義道路,是要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艱巨工作,既沒有現成的書本答案,又不能照抄外國經驗。因此,改革開放以前的探索出現了許多的曲折,甚至是彎路。然而中國卻依然在西方國家實行外交孤立、經濟封鎖、軍事包圍的極端困難的國際環境下,發展“兩彈一星”等高端戰略后盾并逐步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