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一、單選題 |
第 3 頁:二、多選題 |
第 5 頁:三、分析題 |
34.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巧用大循環,處理不再難
山東某地采用循環經濟的理念,將秸稈“吃干榨盡”,對秸稈利用進行了有益探索。
一、秸稈種蘑菇
該地小麥種植面積為60萬畝,按畝產500公斤秸稈計算,每年產生30萬噸秸稈。雖然粉碎還田、壓塊做燃料、青儲養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稈,但一些農戶為圖方便,仍然偷偷焚燒秸稈,當地禁燒壓力很大。
2009年,該地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一家蘑菇種植企業,該企業以小麥秸稈加雞糞為原料培育雙孢菇,從當地收到小麥秸稈不夠用,還在周邊100公里范圍的縣市收集,雞糞則由當地一家大型養雞場提供。自蘑菇廠建起來后,蘑菇廠對秸稈的大量需要,讓原本難以處理而成為“包袱”的秸稈搖身一變,不僅成了香餑餑,而且還成為農民增收的渠道。
二、延長產業鏈
然而,蘑菇廠每年產生的6萬噸菌渣,四處堆積,臭氣難聞,也引來周邊群眾的投訴,由此,該蘑菇廠開始尋找下游菌渣處理企業,開展產業鏈條的招商引資。
山東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動前來,并把廠于建在該蘑菇廠旁邊,他們將買來的菌渣加上豬糞,經過發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機復合肥。這不僅解決了菌渣問題,而且也附帶解決了讓周邊養豬戶頭痛的豬糞問題,該公司將生產出來的有機復合肥直接賣給周邊的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種植戶以及果農等,由于減少了銷售中間環節,價格合理。而很受歡迎。該公司也因之而獲利頗豐。
三、“鏈接”到山林
秸稈經過種植蘑菇,變成了有機復合肥,最后拿到市場上銷售,算是完成了一個標準的循環利用過程,然后,如果將有機復合肥集中用于生態修復工程。再次推動一個新的生態產業發展,豈不是更好?
該地又動起腦筋,將秸稈利用產業與退耕還林工程對接,該地的山區丘陵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2/3,其中林荒山地有6萬多畝,這些山地土壤貧瘠。含沙量大,農作物產量低,經濟效益差。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該地從2011年開始,由市財政投入數億元,實施為期5年的“自主退耕還林生態富民”工程,打算將這些山地改造成高產的大棗、大櫻桃等經濟果林,大力推進農林業轉型。
而要發展高產高效的有機果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有機肥從何而來?這時,秸稈等有機肥料又成了人們惦記的寶貝。為了種植出優質林果,當地農民在山地種植果林時,都開始墊秸稈、放菌渣有機復合肥等。大片經濟果林的種植,不僅大大地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從而實現了秸稈利用的大循環,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農民收入。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3年6月22日)
(1)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環,處理不再難”中“巧”在何處?(6分)
(2)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和矛盾時,上述事例對你有何啟示?(4分)
答: (1)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質,矛盾普遍存在,我們應當正視矛盾,承認秸稈、菌渣以及山林等問題的存在;矛盾又具有特殊性,我們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要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分清主次、善于利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集中有限精力重點解決主要問題、突出問題,同時也要兼顧次要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巧用大循環”過程中,從秸稈到菌菇,從菌渣、豬糞到有機肥,再從有機肥到有機果業,因地制宜實現了合理循環。
矛盾雙方就有同一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材料中人們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創造了實現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有利條件,促進了最有利于事物發展的狀態。
矛盾推動事物的發展。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外因共同作用推動事物發展。材料中秸稈變成菌菇培育的原料再變成有機肥,有其內在關聯,同時也離不開人們發揮能動性、招商引資加大投入這一重要條件。
(2)矛盾分析法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我們應該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事物的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看到矛盾雙方的同一性,創造有利條件解決矛盾。一方面,我們要正確對待事物發展整個過程中的不同矛盾,全面協調解決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另一方面,我們又要準確把握解決問題的關鍵。
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是人們認識和實踐的重大問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從事物的客觀實際出發、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只有深刻而正確地認識、掌握和利用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有效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我們只有在認真分析事物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革命的熱情和科學的態度結合起來,才能不斷解決問題。
35.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78年我國作出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時,美國《時代》雜志曾質疑說:“他們的目標幾乎不可能按期實現,甚至不可能實現。”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外貿進出口總額均已達到世界第二位,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份額提升到10%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平均超過20%。據世界銀行統計,我國已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
在物質文化生活得到提高之后,人民群眾對未來期待更高,過去施工建廠,首先考虎的是經濟利益,今天引進項目,擔心的卻是環境污染;過去期盼吃飽穿暖,今天卻追求吃的健康、安全檢查過去夢想有車有房,現在則憂慮PM2.5排放,城鄉居民收入整體都有提高,但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近10年來中國基尼系數始終處于0.4以上,超出國際公認“警戒線”……這個經濟飛速發展、財富不斷積累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創造著“中國式奇跡”的同時,仍有一些“中國式難題”丞待破解。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大之后首次到地方調研就選擇了廣東,并向深圳蓮花山頂的鄧小平鋼像敬獻了花籃。習近平表示,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行。我們來瞻爺鄧小平鋼像。就是要表明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3年3月22日)、新華網(2012年12月11日)等
材料2
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回過頭來看,我們對鄧小平同志這番話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們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正是從歷史經驗和現實需要的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摘自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
(1)如何看待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中國式奇跡”與“中國式難題”?(4分)
(2)運用社會基本矛盾原理分析為什么“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6分)
答:(1)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既取得了輝煌的“中國式奇跡”,又面臨著諸多“中國式難題”。對此,我們應辯證對待,清醒認識。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通過改革開放取得了“中國式奇跡”: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 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這些成就都是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果。
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一些領域存在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現象;少數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奢侈浪費現象嚴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對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通過進一步改革認真加以解決。
(2)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它們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通過改革推動社會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性質是非對抗性的,具有“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特點,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即改革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也就是說,我們既不能能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只能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立足于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問題就是矛盾。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接力干下去。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發展永無止境、實踐永無止境,認識也永無止境。“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