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5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8 頁:分析題 |
1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它們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構成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論體系。其中,公平正義是 ( )
A. 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B. 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C. 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D. 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
【答案】 A
【答案解讀】本題考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第七章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知識點。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包括: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基本內涵。“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因此本題選擇A是正確的。
【陷阱應對】不選BCD的理由是:選項B,“執政為民”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的必然反映,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選項C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選項D,“服務大局”是黨和國家的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
14.近年來,從“彭宇案”掀起的軒然大波,到“扶老被誣傷老,好人敗訴賠錢”等事件的一再發生,使歷來推崇“助人為樂”的國人遭遇了嚴重的道德考驗。2013年8月1日,《深圳特區救助人權益保護規定》的正式實施,填補了國內公民救助行為立法的空白。為此,有媒體撰文《“好人法”釋放道德正能量》,認為該規定無疑會釋放出挺好人、做好人的正能量,對社會風氣的凈化不無益處。法律之所以能釋放道德正能量,是因為 ( )
A. 法律是道德的歸宿 B. 法律是道德的基礎
C. 法律是道德的前提 D. 法律是道德的支撐
【答案】 D
【答案解讀】本題考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第五章中維護公共秩序中道德和法律調節手段關系的知識點。
道德調節是非強制性的,主要借助于傳統習慣、教育宣傳、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調節人們的行為規范。法律手段是指國家依靠法律的強制力量規范在公共生活中人們的行為。雖然道德和法律調節作用的方式是有所不同,但二者是可以互為補充、相輔相成的。發揮道德的調節作用,需要法律的支撐;而法律作用更好地實現,又需要以道德建設為重要條件。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需要是要靠道德調節,也要靠法律調節。因此,該題的正確的選項是D。
【陷阱應對】不選ABC的理由是:這幾個選項應該改成“法律作用更好的發揮,需要以道德為重要條件”,這樣的提法才是正確的。
15.黨群關系,關乎黨和國家的存亡大計。為了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中共中央
部署并在全黨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 )
A. 建設學習型黨組識 B.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
C. 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 D. 為民務實清廉
【答案】 D
【答案解讀】本題考核2013年國內時事黨的群眾路線的知識點。
根據中共中央部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于2013年6月18日啟動。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活動將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黨深入開展。
【陷阱應對】不選ABC的理由是:選項A ,這是在實踐中,要不斷地學習解決新問題,黨要不斷學習建設學習型政黨。 選項B、C,這是在開展群眾路線中,對黨員的要求,但不是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
16.2013年6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會晤時,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概括為 ( )
A. 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友好伙伴、相互尊重
B. 加強對話、增加互信、發展合作、管控分歧
C. 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
D.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密切協作、相互支持
【答案】 C
【答案解讀】本題考核2013年國際中美關系的重大時事,中國政府的立場。2013年6月習近平向奧巴馬闡明釣魚島和南海問題立場,同時提出中美關系是:一是不沖突、不對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贏。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