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6 頁:分析題1 |
第 7 頁:分析題2 |
第 8 頁:分析題3 |
第 9 頁:分析題4 |
2016年考研真題及答案專題※ 關注微信 對答案 ※ 考研題庫估分
考試采取“一題多卷”模式,試題答案順序不統一,請依據試題進行核對。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
【解析】辯證法認為,質和量的統一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圍、幅度和限度。它的極限叫關節點,超出了關節點,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質量統一。認識度才能為實踐活動提供正確的準則即適度原則,防止"過"或"不及"。材料中主人就給愚人加了點鹽,味道很好,而愚人直接把放進嘴里,食鹽過多,超過一定的限度,所以又苦又咸,所以本題答案是選項B。
2. 【答案】A
【解析】唯物辯證法認為,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認識必然,爭取自由,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標,是一個世界歷史性的過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現為人類不斷地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過程。第一種觀點認為認識規律,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就實現的自由,所以,第一種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另一種觀點認為自由是隨心所欲,從主觀出發,為所欲為,是一種唯意志論的觀點,第一種觀點是正確觀點,第二種觀點是錯誤觀點,選項BCD明顯錯誤,所以本題答案選選項A。
3.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剩余價值率的內涵。剩余價值率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程度的表現。公式為m'=m/v,m'為剩余價值率,m為剩余價值,v為可變資本。剩余價值是由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創造出來的。在資本家的全部預付資本中,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不變資本c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被轉移到產品中去,并沒有發生價值量的變化;而用于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v在生產過程中則實現了價值增殖,即帶來剩余價值。因此,剩余價值率是它所帶來的剩余價值同實際發生作用的可變資本之比,剩余價值同可變資本相比,能夠表明雇傭工人所創造的價值有多少被剝削,有多少歸自己,表明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剩余價值率也叫剝削率。由于雇傭工人的勞動分為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所花費的時間又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雇傭工人的必要勞動再生產勞動力的價值或可變資本價值等價,而剩余勞動則生產剩余價值。所以,剩余價值率又可用剩余勞動與必要勞動之比或剩余勞動時間與必要勞動時間之比來表示。本題中的v=10萬,m=120-100=20萬,故剩余價值率m'=m/v=20/10=200%,故正確答案選C。
4.【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金融壟斷資本的發展。當代資本主義發展階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該體系對促進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過重要作用,但也維護了美國的世界經濟霸主地位。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經歷了持續20多年的繁榮被稱作經濟增長的黃金時期,這一 時期也是凱恩斯國家干預主義的全盛時期。但是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資本主義世界出現 持續性的生產過剩和利潤率低迷,導致了失業和通貨膨脹并存的"滯脹"局面,凱恩斯主義在"滯脹 "問題面前失效了。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性的加深和國際貨幣體系內在矛盾的激化,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隨后,西方國家普遍走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的道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是金融壟斷資本得以形成和壯大的重要制度條件,推動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經融化程度不斷提高。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出現了一系列深刻的重要轉變:一是經濟結構的信息化或后工業化,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以金融和核心的服務業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二是經濟的全球化特別是資本的全球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真正具有全球性。三是資本虛擬化或金融化,虛擬經濟相對于實體經濟急劇膨脹。四是新自由主義化,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國家干預最小化為核心的政策獲得了支配地位。由此可知,本題正確答案是選A。
5.【答案】D
【解析】實事求是貫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全過程,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滲透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方法論原則,是兩大成果各個基本觀點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
6.【答案】B
【解析】1956年4月和5月,毛澤東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最高國務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報告確定了一個基本方針,就是"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7.【答案】B
【解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長期性與階段性統一的動態發展過程。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既要認識到其發展是一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又要認識到其在長期的發展進程中必然還要經歷若干具體的階段,不同時期會顯現出不同的階段性特征。
8.【答案】C
【解析】民族區域自治是黨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也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是在統一而不可分離的國家領導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實行區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利。
9.【答案】B
【解析】甲午中日戰爭簽訂《馬關條約》政治上進一步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一定程度上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引起殖民列強瓜分的狂潮,使得中華民族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甲午戰爭徹底打破了中國"天朝上國"的迷夢,促使了中華民族的真正覺醒,各階層紛紛掀起救亡圖存的斗爭,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
10.【答案】C
【解析】魏源說:"夷之長技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他不僅主張從西洋購買船炮,而且更強調引進西方的先進工業技術,由自己制造船炮,因此正確答案是C。
掃描二維碼關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時間對考研答案 看直播解析!
相關推薦:
2016考研政治答案 ※ 2016考研英語答案 ※ 2016考研數學答案 ※ 關注微信 對答案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