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分析題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一、單項選樣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具有深刻的社會根源、階級基礎和思想淵源,其創始人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國特利爾城的一個律師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國巴門市的一個工廠主家庭,他們放棄了舒適安逸的生活,毅然選樣了充滿荊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夠創立科學社會主義,主要是因為( )。
A.德國是當時最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B.他們對時代有著超越常人的認知能力
C.社會歷史條件和個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他們擁有優良的家教有最和教育經歷
【答案】C
【解析】
【考點】
2.“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從唯物辯證法的觀點看,“白馬非馬”這一命題的錯誤在于( )。
A.顛倒了事物形態和功能之間的關系
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個性之間的聯系
C.混淆了事物內容和形式之間的區別
D.模糊了事物本質和現象之間的聯系
【答案】B
【解析】
【考點】
3.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基礎是唯物史觀關于( )。
A.總體的人在總體的歷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的原理
B.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原理
C.人民群眾的活動受到社會歷史條件制約的原理
D.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
【答案】D
【解析】
【考點】
4.《資本論》(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漢堡出版,其影響力歷經150年風雨而不衰,至今對我們分析、理解現實經濟問題依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十分豐富,其中“理解政治經濟學的樞紐”的理論是( )。
A.剩余價值理論
B.價值規律理論
C.勞動二重性理論
D.商品二因素理論
【答案】C
【解析】
【考點】
5.經濟建設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堅特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就必須經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不動搖,當前,我國深化體制改革的重點是( )。
A.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B.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
C.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D.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
【答案】D
【解析】
【考點】
6.實行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形式是豐富多樣的,經過長期探索,我國在通過依法選舉讓人民的代表來參與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管理的同時,找到了一種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油廣泛持續深入參加權力的特有民主形式,這一特有民主形式是( )。
A.競爭性民主
B.協商民主
C.票決民主
D.談判民主
【答案】B
【解析】
【考點】
7.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堅持的方針是( )。
A.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B.企業為主體、市場為主導、產學研相結合
C.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D.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
【答案】C
【解析】
【考點】
8.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兩岸關系取得重要積極成果,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 )。
A.深化兩岸利益融合,共創兩岸互利共贏,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B.相互尊重,求同存異
C.增強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
D.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答案】D
【解析】
【考點】
9.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矛盾,呈現出錯綜復雜的狀況,其中,貫穿整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并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B.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C.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D.農民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考點】
10.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統治階級內部的洋務派興辦近代企業,建立新式海陸軍,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洋務派興辦洋務派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
A.迎合帝國主義
B.維護封建統治
C.對抗頑固派
D.發展資本主義
【答案】B
【解析】
【考點】
11.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塑造出了有效的克敵制勝的武器,武裝斗爭就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重要法寶之一,其實質是( )。
A.無產階級的反帝國主義戰爭
B.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封建戰爭
C.工農聯合的反軍閥戰爭
D.工人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
【答案】D
【解析】
【考點】
12.20世紀40年代前期,為了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建設水平,中國共產黨在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一場整風運動,這次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是( )。
A.反對享樂主義以整頓作風
B.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
C.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D.反對**主義以整頓學風
【答案】D
【解析】
【考點】
13.社會公德是指人們在公共生活和社會**中,是維護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會和諧穩定的起碼道德要求,社會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A.遵紀守法
B.助人為樂
C.愛護公物
D.文明禮貌
【答案】A
【解析】
【考點】
14.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國推進*》中醫用英國哲學家培根的一段話:“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一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質,而不公正的審判是**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這說明公正司法的重要性**正確的是( )。
A.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決定因素
B.社會公正的最終目標
C.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D.社會公正的唯一標準
【答案】C
【解析】
【考點】
15.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聚焦“三農”工作,提出新的歷史階段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是( )。
A.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B.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C.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D.改善農業生存環境
【答案】A
【解析】
【考點】
16.2017年12月1日,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在北京開幕,來自120多個國家將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分享治黨治國經驗,共商合作發展大計。本次對話會的主題是( )。
A.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政黨智慧和力量
B.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
C.從嚴治黨:執政黨的使命
D.中國改革:執政黨的角色
【答案】B
【解析】
【考點】
相關推薦:
2018年考研答案 ※ 2018年考研真題 ※ 考研萬題庫估分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