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歷年真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點擊查看:歷年考研政治真題及答案:史綱(各章節)
第四章 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1.新文化運動
2016年第28題(多選).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向封建主義思想文化發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沖擊。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表現在它( )
A.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
B.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
D.徹底否定了孔學的歷史作用
2014年第9題(單選).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他在該刊發刊詞中宣稱,“蓋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為本志之天職。批評時政,非其旨也。”此時陳獨秀把主要注意力傾注于思想變革的原因是( )
A.他認為批評時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
B.他對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產生了懷疑
C.他對政治問題不感興趣
D.他認定改造國民性是政治變革的前提
2.十月革命
2010年第9題(單選).“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五四運動后,馬克思列寧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在中國最 早謳歌十月革命,比較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是( )
A.陳獨秀 B.李大釗 C.毛澤東 D.瞿秋白
3.五四運動
2017年第10題(單選).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1918年12月,陳獨秀在《每周評論》的發刊詞中說,大戰結果是“公理戰勝強權”,并把美國總統威爾遜稱作“現在世界上第一個好人”。然而,陳獨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評論》上的一篇文章中又寫道:“什么公理,什么永 久和平,什么威爾遜總統十四條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話。”導致陳獨秀認識發生變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美國不愿放棄在華種種特權
B.日本對德宣戰,出兵山東
C.蘇俄宣布廢除從前同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
D.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
2015年第11題(單選).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空前殘酷的大屠殺。它改變了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改變了各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利益格局,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戰使中國的先進分子( )
A.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懷疑 B.對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產生懷疑
C.認識到工人階級的重要作用 D.認識到必須優先改造國民性
4.國共合作與大革命
2014年第10題(多選).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新三民主義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義的政綱( )
A.同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基本一致
B.把斗爭的矛頭直接指向北洋軍閥
C.體現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
D.把民生主義概括為“平均地權”
2013年第27題(多選).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規模宏偉,內涵豐富。與辛亥革命相比較,其不同點在于( )
A.它廣泛而深刻地發動了工農群眾
B.它的主要斗爭形式是武裝斗爭
C.它的革命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
D.它是在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統一戰線的組織下進行的
2017年第28題(多選).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孫中山先生的偉大表現在( )
A.堅定維護民主共和制度和國家完整統一
B.發動了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為目標的北伐戰爭
C.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并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D.領導了辛亥革命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