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考研網校 模擬考場 考研資訊 復習指導 歷年真題 模擬試題 經驗 考研查分 考研復試 考研調劑 論壇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語|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課|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在職研究生 |
37 根據材料分析我國宏觀調控【材料1】
2003年,我國在經濟快速增長中,出現了兩個突出問題:一是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至建國以來的最低水平,2003年的糧食產量4307億公斤,比1998年的5123億公斤減少了816億公斤,人均糧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412公斤下降到334公斤,達到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糧食供求關系趨緊。二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猛,在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7%的基礎上,2004年頭2個月占全社會投資八成的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猛增53%,超過了經濟全面過熱的1992年,鋼鐵投資的增幅更是飆升到202%。
投資膨脹造成煤電油運供應緊張,拉動了基礎產品價格上漲;糧食產量大幅度下降,引發了糧食及相關副食品價格攀升。兩者相互作用,使通貨膨脹率不斷逼近5%的“警戒線”。
【材料2】
為了防止糧食大幅減產和投資需求膨脹造成經濟大起大落,中央作出了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決策,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控速降溫”的緊縮性宏觀調控措施。在信貸手段的運用上,從源頭上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貨幣信貸規模,加強和改善信貸管理,加強窗口指導;在投資手段的運用上,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嚴格市場準入;在價格杠桿的運用上,突出價格信號的引導和調節作用;在重要商品總量平衡上,加強物資儲備調節和進出口調節;堅持依法行政,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材料3】
宏觀調控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經濟平穩快速增長,保持了超過9%的經濟增長率;二是扭轉了糧食生產連續下滑的趨勢,糧食生產得到恢復性增長;三是固定資產投資呈平穩回落態勢,一些過熱行業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抑制。四是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國家外匯儲備大量增加;五是實現了將物價漲幅控制在4%以下的目標,避免了城鄉居民難以承受的高通貨膨脹;六是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就業和再就業不斷擴大。
請回答:
(1)結合材料1,說明中央做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決策的必要性。
(2)結合材料2,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
(3)結合材料1、2、3,談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意義。
【答案要點】
(1)這一輪宏觀調控針對的是經濟運行中一些不健康不穩定因素,著力解決經濟生活中最突出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猛、糧食供求關系趨緊及物價總水平上漲壓力增大的問題。
(2)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宏觀經濟調控主要運用經濟的和法律的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發揮信貸、投資、價格等方面的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在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著力提高宏觀調控“有保有壓”的靈活性,以避免經濟增速回落幅度過大帶來的問題。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它包括“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和“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兩個方面,兩者內在統一,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內容。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應有之義。
加強宏觀經濟調控,有利于防止局部性問題演變為全局性問題,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有利于實實在在地推進結構調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真正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利于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積極調整發展思路,充分利用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既快又好的發展。
38根據材料分析我國人民幣匯率改革【材料1】
2004年11月,胡錦濤主席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工作午宴上指出,我們將通過改革逐步形成更加適應市場供求變化、更為靈活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但這要一步一步推進。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穩定,不僅關系到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到亞洲和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
【材料2】
2005年6月26日,溫家寶總理在第六屆亞歐財長會議上,明確了人民幣匯率改革必須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
【材料3】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就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發布公告:為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材料4】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指出,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改革不是跟別人商量的結果,是中國政府根據自己國家的改革需要和國際金融形勢的變化,根據中國邁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的自主的決策?紤]的基點是改革的需要、長期穩定發展的需要。
【材料5】
自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水平總體處于上揚態勢。
結合材料請回答:
(1)結合材料,說明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方針。
(2)結合材料,分析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原則。
(3)聯系材料,談談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答案要點】
(1)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匯率杠桿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通過匯率變動,將各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納入宏觀經濟調控的預定軌道,以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
我國人民幣匯率改革的總體方針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在市場供求關系的基礎上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二是要使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利于中國和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根據這一方針,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形成了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
(2)人民幣匯率改革堅持了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
主動性,就是根據中國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決定匯率改革的方式、內容和時機。匯率改革要充分考慮對宏觀經濟穩定、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影響,考慮金融體系狀況和金融監管水平,考慮企業承受能力和對外貿易等因素,還要考慮對周邊國家、地區以及世界經濟金融的影響。
可控性,就是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要在宏觀管理上能夠控制得住。既要推進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現金融市場動蕩和經濟大的波動。
漸進性,就是有步驟地推進改革,不僅要考慮當前的需要,而且要考慮長遠的發展,不能急于求成。
(3)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的內在要求,也是健全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內容。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符合中國根本利益,適當上調人民幣匯率水平對宏觀經濟、企業和人民生活的影響總體上是有利的。從長期來看,它有利于逐步實現進出口的基本平衡和外匯收支平衡,有利于中國實現以擴大內需為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于優化需求結構和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資源優化配置,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益。
當然,人民幣升值也會給國內一些企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短期內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困難,但有利于促進企業轉變經營機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和結構調整。
39根據材料分析我國的壟斷與競爭機制【材料1】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快推進和完善壟斷行業改革。對壟斷行業要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有條件的企業要積極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繼續推進和完善電信、電力、民航等行業的改革重組。加快推進鐵道、郵政和城市公用事業等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對自然壟斷業務要進行有效監管。
【材料2】
2005年1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會議強調: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兩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是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笆晃濉睍r期,我們應當采取切實可行措施,為非公有制經濟創造平等競爭、一視同仁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實行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和支持非公有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壟斷行業、公用事業以及法律法規未禁止的其他行業和領域;加大財稅金融支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材料3】
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
根據材料請回答:
(1)說明在壟斷性行業引入競爭機制的理由。
(2)從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角度,談談創造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的具體措施。
【答案要點】
(1)競爭是市場經濟的一般運行機制。壟斷排斥競爭,它往往使壟斷行業和企業喪失內在驅動力,難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和挖掘潛力,從而不利于提高全社會整體的經濟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率。打破行政性壟斷和地區封鎖,健全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應有之義。
(2)創造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必須放寬市場準入,實行公平待遇。
、偈羌涌靿艛嘈袠I改革,在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等行業和領域,引入競爭機制,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這些壟斷行業和領域。
、谑侵С址枪匈Y本參與各類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③是支持、引導和規范非公有資本投資教育、科研、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
、苁窃诩訌娏⒎、嚴格監管、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金融業。
⑤是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按有關規定參與軍工科研生產任務的競爭以及軍工企業的改組改制。
、奘枪膭罘枪兄破髽I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支持非公有資本參與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中部地區崛起。
相關推薦:2010年考研《政治》模擬試題及答案匯總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