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材料1
1953年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這種提法是有害的。過渡時期每天都在變動.每天都在發生社會主義因素。所謂‘新民主主義社會秩序’,怎樣確立?要確立是很難的哩!”
材料2
鄧小平在1977年10月會見加拿大吉爾大學東亞研究所迭光教授夫婦時說了這樣一段話:“列寧在批判考茨基的庸俗生產力時講,落后的國家也可以搞社會主叉革命。我們也是反對庸俗的生產力論,我們采取了和十月革命不同的方式,農村包圍城市。當時中國有了先進的無產階級的政黨,有了初步的責本主義經濟,加上國際條件.所以在一個很不發達的中國能搞社會主義!
請回答:
(1)如何認識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
(2)50年代我國是怎樣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兼評“補資本主義課”的觀點。
(3)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聯系與區別。
答案要點:
(1)①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處于新民王王義社會。新民王王義社舍-既有資本主義因素,又有社會主義因素。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而是一種過渡性質的社會。
、谛旅裰髦髁x社會的基本特征是:經濟上實行以國營經濟為王導的包括臺作社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個體經濟在內的五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新民王王義經濟制度;政治上實行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包括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文化上實行發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即新民王主義文化的方針。其中這種社會主義因素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處于領導地位,這主要是,經濟上國營經濟和合作經濟的主導地位,政治上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文化上無產階級思想(共產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種社會主義因素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逐步積累和增長.是實現兩個革命轉變重要的歷史條件。
、坌旅裰髦髁x社會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即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時期,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它屬于社會主義體系,是近代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的中介和橋梁。
(2)①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改變中國*-~t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新民主主義的國家;第二步是社會主義革命。即在新民主主義國家的基礎上,使革命繼續向前發展。建立社舍主義制度,使中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兩者的關系是,民主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帝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帝是民主
革命的必然趨勢。在中國通過新民主主義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綱領所規定的。
、趪窠洕謴腿蝿胀瓿梢院,之所以要著力進行社會王義改造,主要是因為具備了以下條件:第一,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這是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一個基本因素。
第二,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發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52業起飛的基礎。資本主義經濟與政府、國營經濟和社會的矛盾及其發展,特別是1952年上半年的“五反”運動,更使人們開始認識到,資本主義工商業需要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逐步改造為社會王義。1950年咀后,加工訂貨、經銷代銷、統購包銷、公私合營等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就為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王義改造積累7初步的經驗。
第三,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發展、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一個必要條件。土地改革以后,農業生產擺脫7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但是其發展仍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時.還要提供更多的農產品原料,以滿足輕工業發展的需要。通過實行農業合作化來增產糧食和其他農產品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民生活和工業發展的需要,這也是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基本因素之一。在土改以后,許多地區的農民從發展生產的需要出發,已經在探索組織起來的各種途徑,開始有7實行互助合作的實踐。這也為對個體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累了鉚步的經驗。
第四,當時的國際環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新中國成立以后,長期受到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上、外交上和軍事上的嚴密封鎖和遏制。中國不但不可能從資本主義大國得到什么援助,而且連進行普通的貿易和交往都很田難。當時只有社會主義國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為獨立而斗爭的國家同情中國。只有蘇聯能夠援助中國。戰后社會王義蓬勃興起的局面,特別是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及其對中國社臺主義建設的支援,是促成這種轉變的國際條件,
、壑袊20世紀50年代實現了由新民王主義向社會王義的過渡,選擇7社會主義,是由當國內、國際環境,主觀、客觀條件所決定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進程。因此“補資本主義課”的觀點是錯誤的.必須加以批判。
(3)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一方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從新民主王義社會演變過去的,兩者有相似的因素,如兩者都是社會主義因素占主導地位,都屬于社會主義范疇等等。
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新民主主義社會也存在著本質的區別:一是經濟結構發生7根本變化。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王義改造取得決定性勝利,使我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產生T根本變化,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已占絕對優勢,社會主義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的經濟基礎。二是階級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伴隨著社舍經濟的變化和生產力的發展,我國的階緞關系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剝削者作為一個階級已被消滅,階級斗爭也不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三是主要矛盾和中任眷發生了根本變化。新中國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后,國內的主要矛盾已轉變為無產階緞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中心任務是實現“一化三改造”。1956年以后,我國社會王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壘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5(2)?1981年6月27日到29日召開的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 史問題的決議》?其核心問題在于如何正確評價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請回答:
(1)在當時正確解決如何評價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的歷史背景及其重大意義。
(2)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關聯。
答案要點:
(1)①“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認識問題上,存在過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認為凡是毛澤東作出的一切決策、指示,都必須堅決維護、始終遵循;另一種是借口毛澤東晚年犯7嚴重錯誤,全面否定毛澤東的歷史地位與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和指導作用。這兩種態度都是沒有把經過長期歷史考驗形成為科學理論的毛澤東思想,同毛澤東晚年所犯的錯誤區別開來。
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有一個怎樣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于,關系到怎樣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奮斗的成就,關系到黨的團結、國家的安定,也關系到黨和國家未來的發展前途,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谠1981年6月27日到29日召開的中共十一屆六中壘會上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稕Q議》科學地評價7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他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干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立和發展,為中國各族人民解放事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和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建立了水遠不可磨滅的功勛。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王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窶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帝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稕Q議》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體系以及貫穿于它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立場、觀點、方法作了科學概括!稕Q議》強調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特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我們l站須繼續堅持毛澤東思想,并以符合實際的新原理新結論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
③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科學地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糾正了當時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統一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為維護全黨和壘國人民的團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保證;充分體現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的遠見卓識和政治上的高度成熟。
(2)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毛澤東思想與包含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盡管形成的時代條件和面臨的時代課題及任務不盡一致,但兩者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因為:①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著的.同屬于一個科學體系,即馬克思王義。兩者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⑦它們在理論基礎、原則立場、思想方法、歷史使命、基本主題等方面是高度統一的。毛澤東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提供了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實事求是)。③毛澤東思想中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思想來源與組成部分。
相關推薦:2010年任汝芬考研《政治》最后沖刺卷10套·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