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練習題 |
第 3 頁:答案與解析 |
第四章 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特別提示 ①10年來本章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辨析題、分析題的命題數量之比:7∶7∶7∶10②常考核心知識點及命題規律、趨勢:認識的本質、能動性的分析,以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特別是感性認識的局限性。出題形式:一、結合最新科學和認識成果;二、關于人與自然、當前經濟與政治關系的問題。此章還沒出分析題,考生要注意。③2006年大綱新增知識點:主體在認識中的作用;價值及其客觀性和主體性;價值評價及其尺度;價值選擇及其實現。
第1節 認識的發生和本質
一、選擇題Ⅰ
1.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實質上是與唯心主義先驗論對立的()
A.感覺論B.反映論C.經驗論D.實踐論
2.認識論上兩條根本對立的路線是指()
A.可知論與不可知論B.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C.能動的反映論和直觀的反映論D."從物到感覺和思想"與"從思想和感覺到物"
3.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對立是()
A.認識路線上的對立B.認識理論上的對立
C.認識機制上的對立D.認識方式上的對立
4.批駁不可知論最有力的武器是()
A.唯物辯證法的批判武器B.人類思維方式的深化
C.邏輯工具和方法的進步D.人類實踐的發展
5.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是()
A.存在和思維的關系B.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C.現實和理論的關系D.知識的"源"和"流"的關系
6."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先導"這一命題()
A.強調了認識對實踐的決定作用B.夸大了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
C.強調了認識對實踐的能動作用D.低估了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7.馬克思說:"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這表明人的才能()
A.與人的先天生理素質沒有關聯B.主要來源于后來的實踐
C.取決于人的主觀努力的程度D.是由人的社會政治地位決定的
8.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本質是()
A.主體對各種認識要素的建構B.主體通過實踐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C.主體對客體本質的內省D.主體對客體信息的選擇
9.根據認識的發展規律,在認識的"熟知"與"真知"問題上的正確觀點是()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轉化為真知
10.實踐是高于理論的認識,是因為實踐具有()
A.普遍性B.絕對性C.客觀實在性D.直接現實性
1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主體選擇不同的參照系對同一物理事件和物理過程進行時空度量,所得結果可能不一樣。在認識論上來說是由()
A.真象和假象的區別所造成B.現象和本質的矛盾所造成
C.主體和客體的關系的變化所造成D.由于主觀認識的錯覺所造成
12.實踐標準所以具有不確定性,是因為()
A.實踐具有客觀性B.實踐具有歷史局限性
C.實踐本身是一種精神活動D.實踐是人類的自覺活動
13.人的認識能力的形成,歸根到底取決于()
A.人腦的發育程度B.人的智力狀況
C.周圍環境D.人的實踐活動
14.恩格斯指出:"社會上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在認識論上說明()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技術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C.科學技術的發展超過了社會實踐的發展速度D.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15.恩格斯說:"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造自然界而發展的。"這句話說明()
A.自然界是認識發展的動力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人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D.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
16.人的視覺器官有感覺外界物體的光和顏色的功能。可見光的波長范圍一般是380nm(納米)到780nm,稱為可見光譜。在可見光譜范圍內,不同波長的輻射使人感覺到不同顏色,一般來說,700nm為紅色,580nm為黃色,470nm為藍色,400nm為紫色。這種現象表明()
A.人只能認識外界物體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覺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閾限是人的認識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覺中包含著對外界事物信息的選擇、加工和轉換
D.人所形成的關于事物的感覺是人自身生理活動的結果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