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6 頁:多項選擇題 |
51.胡錦濤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提出了關于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三個有利于”,即:
A.是否有利于促進人才的成長 B.是否有利于促進人才的創新活動
C.是否有利于促進人才工作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
D.是否有利于促進人才評價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完善人才工作的體制和機制,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深化人才工作的體制改革,必須遵循人才資源開發規律,堅持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改革取向,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要堅持把是否有利于促進人才的成長,是否有利于促進人才的創新活動,是否有利于促進人才工作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作為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破除那些不合時宜、束縛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觀念、做法和體制,推動人才工作體制和機制的全面創新。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
52.十六屆五中全會首次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確定為國民經濟發展中長期規劃的一項戰略任務,作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手段。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意義在于:
A.是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決策 B.是緩解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
C.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D.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意義。
近兩年中國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不僅是對近期國民經濟發展面臨挑戰的及時響應,也是對中國長期發展制約因素的根本應對戰略。推進資源節約工作,建設節約型社會,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和中華民族興衰,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決策。正如溫家寶總理2005年6月指出的,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是緩解資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重要舉措。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長存和長遠發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
53.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要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其依據是:
A.可持續發展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基礎 B.可持續發展以資源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為條件
C.只有解決好人口問題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的 D.在其相互協調中實現各自的可持續發展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實現可持續發展,核心的問題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這是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一個科學論斷。這一論斷非常精辟,極為深刻,抓住了可持續發展的本質,指明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要解決這個核心的問題,最根本的就是要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促進人和自然協調與和諧,在其相互協調中實現各自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以社會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就是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人口問題一直是我國發展中的最大問題,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對人口的控制是非常成功的,但由于我國的人口基數大,使我們在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質量方面仍然面臨著艱巨的任務。只有解決好這一問題,才能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以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基礎,它鼓勵經濟增長而不是取消經濟增長,因為經濟增長是國家實力和社會財富的基礎。但可持續發展更要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也就是經濟增長中要改變傳統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為特征的經濟模式和消費方式,使經濟的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反映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可持續發展以資源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為條件,它要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與自然承載力相協調。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以持續的方式使用自然資源和環境成本,使人類的發展控制在地球承載能力之內。要選擇有利于節約和保護環境的生產結構和消費方式,堅持資源開發和節約并舉,把節約放在首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搞好環境污染的處理,從而促進經濟發展與資源持續利用、環境保護相協調,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
54.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是黨和國家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下列各項措施體現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要求的有:
A.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 B.完善公務員制度
C.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D.實施黨政人才培養工程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實施人才強國戰略要求:第一,要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實施黨政人才培養工程,完善培訓制度,加強理論教育、專業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黨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質和執政能力,建設高素質黨政領導人才隊伍。實施企業家培養工程,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戰略高技術人才培養工程,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加強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人才資源開發和人才隊伍建設。鼓勵和引導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為國服務。積極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第二,要創新人才工作機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機關、企業和事業單位干部人事分類管理體制。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貫徹實施公務員法,完善公務員制度。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
55.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下列選項中是對“五個統籌”具體內涵的體現的是:
A.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
B.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就業制度、戶籍管理制度、義務教育制度和稅收制度
C.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強調“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我們要全面理解和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涵和基本要求,認真加以貫徹落實。
(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發展,首先是要發展經濟。只有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二)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社會發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的發展,也包括社會就業、社會保障、社會公正、社會秩序、社會管理、社會和諧等,還包括社會結構、社會領域體制和機制完善等。(三)堅持城鄉協調發展。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四)堅持區域協調發展。逐步扭轉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促進地區協調發展,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不僅關系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也關系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五)堅持可持續發展。高度重視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關系中華民族生存與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六)堅持改革開放。(七)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D。
56.下列選項中是對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的具體體現的是:
A.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
B.不斷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健康素質
C.堅決糾正社會上存在的不正之風,使人們平等的發展
D.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體地說,就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就是要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就是要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
57.溫家寶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講話中指出,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其依據是:
A.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
B.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
C.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要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
D.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針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意義。
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精神實質和指導意義。
第一,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按照黨的十六大精神,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特別是抗擊非典的重要啟示,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把堅持以人為本和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并強調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推進改革和發展。這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入。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就是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要求,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領域和各項工作中。
第二,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要實現經濟社會更快更好的發展。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離開發展,就無所謂發展觀。堅持科學發展觀,其根本著眼點是要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發展是硬道理,這是我們必須始終堅持的重要戰略思想。中國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在于發展。
第三,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根本指針。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是,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并明確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目標和任務。樹立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基本實現現代化,也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
58.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并首次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的一項戰略任務。這一戰略任務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義,表現在:
A.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環境、生態等新問題、新挑戰、新要求
B.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著眼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為實現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而在發展觀念和發展實踐上的深刻轉變和戰略轉型
C.這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興衰,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決策
D.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著眼于全球化發展戰略而在發展觀念和發展實踐上的戰略轉型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出的意義。
堅持可持續的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環境、生態等新問題、新挑戰、新要求,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著眼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為實現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而在發展觀念和發展實踐上的深刻轉變和戰略轉型。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建設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興衰,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決策。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提出,對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資源環境保障能力,實現國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
59.2006年4月17日,溫家寶在北京召開的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需要著力做好的工作是:
A.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實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 B.加強自然生態保護,努力扭轉生態惡化趨勢
C.大力發展環境科技和環保產業,提高環境保護的水平
D.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從源頭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2006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溫家寶總理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需要著力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實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二是加強自然生態保護,努力扭轉生態惡化趨勢。三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從源頭上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四是大力發展環境科技和環保產業,提高環境保護的水平。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
60.下列各項措施中體現落實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建設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的有:
A.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 B.合理利用海洋和氣候資源
C.生態保護和建設重點是事后處理、人工建設為主 D.有限開發、有序開發、有償開發資源
[命題分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具體措施有:第一,發展循環經濟。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節約優先,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在資源開發、生產消耗、廢物產生、消費等環節,逐步建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第二,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重點要從事后治理向事前保護轉變,從人工建設為主向自然恢復為主轉變,從源頭上扭轉生態惡化趨勢。第三,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堅決改變先污染后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第四,強化資源管理。實行有限開發、有序開發、有償開發,加強對各種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第五,合理利用海洋和氣候資源。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D。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