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 |
第 2 頁:多項選擇 |
第 3 頁:分析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16小題,每小題1分,共16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試題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A 2.C 3.A 4.D 5.A 6. C 7. C 8. D 9. D 10. B
11.C 12.A 13.B 14.A 15.A 16.A
二、多項選擇題:17-33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 CD 18.A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C 23.ACD
24.ABCD 25.BCD 26.ABCD 27.BCD 28.ACD 29.CD 30.ABC 31.ABCD 32.ABCD 33.ABCD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
34. 「答案要點」(1)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問題,是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思想中一個首要的基本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對這個問題的論證,主要是從歷史考察、現實分析和價值判斷等三個方面展開的。
①從歷史考察來看,社會主義的產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人類社會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社會主義作為一個更高級的社會形態,它的產生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所決定的。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必然要引起生產關系的變化;生產關系的變化,必然要導致整個社會的變革。人類社會各個形態的依次交替,都體現了這樣的規律。除此之外,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前一個社會形態發展,也都為后一個社會形態的產生奠定著基礎,創造著條件。資本主義的發展也為社會主義的產生創造了新的條件。
②從現實分析來說,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的必然走向。馬克思恩格斯看到,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導致了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生產力的發展也迫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作出適當的調整與改變,資本通過股份制的方式由個人手里也逐步開始向集體、向社會、向國家轉移,以適應生產社會化的要求。這使得資本主義在一定歷史時期還有發展的空間,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③從價值判斷上來說,社會主義的實現,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內在要求。消滅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實現社會的公正平等、民主自由,文明和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人類社會始終不渝的普遍追求。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一定會實現。
(2)阿爾溫。古爾德納試圖用規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會發展中的能動作用,否定人們可以按照客觀規律去改變世界,否認革命在社會質變中的作用。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發展規律與自然規律的特點不同,自然規律是盲目的無目的無意識地實現的,而社會發展規律則是通過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實現的。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但是資本主義絕不會自然而然退出歷史的舞臺,必須通過無產階級的自覺活動,通過社會革命來****、來實現。阿爾溫。古爾德納觀點的錯誤就在于抹殺社會規律實現的特點,并否認革命在社會質變中的作用。
35. 「答案要點」(1)走和平發展道路,概括起來講,就是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創新實現發展,同時堅持對外開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開展交流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人類追求文明進步的一條全新道路,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鄭重選擇和莊嚴承諾。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于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基于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基于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走和平發展道路符合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客觀要求。
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我們黨著眼于當前國內外發展的新形勢提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的理論和實踐。
(2)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思想,是與50多年來我國的外交思想和方針一脈相承的,并且具有重要的現實針對性和創新意義。
首先,它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外交和國際戰略理論。我們黨反復強調,盡管國際形勢正在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但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同時,進一步提出走和平發展道路和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強調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其他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互利合作,繼續在國際舞臺上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些論述和主張,對我國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對外交往和參與國際事務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創造性地拓展了我國外交和國際戰略的思想。
其次,它反映了人類追求文明進步的一條嶄新道路。翻開歷史不難看出,千百年來,大國的崛起和強盛,往往都是和征伐、殺戮緊密相連的,這曾被認為是逃脫不掉的“鐵律”。傳統的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也認為,一個大國崛起,必將損害現有大國的既得利益,使既定的國際格局和國際秩序發生劇烈的變動,甚至引發戰爭。大國崛起“鐵律”的最近佐證,就是20世紀上半葉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它們都是由列強爭奪霸權、妄圖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并且都打破了原有的國際格局,戰后則建立了由戰勝國主導的新格局。中國提出走和平發展道路,表明中國順應時代發展的新趨勢,不走謀求世界霸權、侵略他國的道路,而是抓住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機遇,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己的發展促進世界的和平,從而走出一條實現民族復興的新路。
(3)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要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按照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的外交總體布局,全方位開展對外工作。繼續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擴大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妥善解決分歧。繼續加強睦鄰友好,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加強區域合作,把同周邊國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繼續增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加強相互幫助和支持,按照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的原則,拓寬領域,提高合作效果。
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要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大力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其他公認的國際關系準則處理國際事務。主張各國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成員,任何國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國內政,更不能恃強凌弱,侵略、欺負和顛覆別的國家。同時,也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標本兼治,防范和打擊恐怖活動,努力消除產生恐怖主義的根源。
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要致力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是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實現和平發展的重要條件。這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目標。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保障各國參與國際事務的平等權利,鼓勵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過對話、協商和談判解決爭端和沖突,實現各國和諧共處;積極推進區域和全球經濟合作,建立開放、公平、規范的多邊貿易體制,實現全球經濟和諧發展;維護世界多樣性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使不同文明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 共同發展,實現不同文明和諧進步。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