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痹畝斂牧希回答問題:
材料1
共產黨發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時也堅持了這個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一切為著團結抗戰,共產黨不僅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仍要如此,特別是在目前國際國內新的形勢下,一切共產黨員應該做堅持統一戰線的模范,做堅持團結的模范。為了達此目的,必須糾正我黨在執行統一戰線政策中所發生的個別的“左”右傾向。毛澤東同志告訴我們:“共產黨人,不許可同人家建立無原則的統一戰線,因此必須反對所謂‘溶共’‘限共’‘防共’‘制共’的那一套,必須反對黨內的右傾機會主義。但同時也不許可有任何共產黨員不尊重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因此一切共產黨員必須在抗日原則下團結一切尚能抗日的人,必須反對黨內的‘左’傾機會主義”。
——摘自人民網,《糾正統一戰線中的“左”右傾錯誤》
材料2
在某種歷史環境能夠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制度的中國資產階級,由于它在經濟上政治上的軟弱性,在另一種歷史環境就要動搖變節,這一規律,在中國歷史上已經證明了。因此,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歷史已判定不能經過資產階級的領導,而必須經過無產階級的領導,才能夠完成。并且只有充分發揚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堅持性和徹底性,才能克服資產階級的那種先天的動搖性和不徹底性,而使革命不至于流產。使無產階級跟隨資產階級呢,還是使資產階級跟隨無產階級呢?這個中國革命領導責任的問題,乃是革命成敗的關鍵。1924年至1927年的經驗,表明了當資產階級追隨著無產階級的政治領導的時候,革命是如何地前進了;及至無產階級(由共產黨負責)在政治上變成了資產階級的尾巴的時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敗。這種歷史不應當重復了。
——摘自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
請回答:
(1)在統一戰線問題上,共產黨內右的錯誤傾向主要有哪些?對中國革命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2)為什么毛澤東要強調“這個中國革命的領導責任問題,乃是革命成敗的關鍵”?
【答案要點】
(1)在統一戰線問題上,曾經有過兩次錯誤。一次是國民革命后期,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主張放棄對于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放棄對于武裝力量的領導權,主張一切聯合,否認斗爭,對國民黨右派反共反人民的陰謀活動采取妥協投降的政策,以至于當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蔣介石、汪精衛集團向人民突然襲擊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和廣大革命人民群眾不能組織有效的抵抗,使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另一次是土地革命后期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關門主義的錯誤。九一八事變后,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者卻無視這一變化,繼續實行關門主義的路線,致使中國共產黨一度喪失了九一八事變后的大好形勢。
(2)這是在總結近代中國民主革命幾十年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所得出的正確的結論。近代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本應由中國的資產階級來領導進行,但由于中國的資產階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件中成長起來的,帶有先天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最終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成功。誕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無產階級具有許多特殊的優點,這使它能夠擔負起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重任。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于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主動放棄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致使大革命失敗。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上,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在中央的統治,開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戰爭的新時期,使中國革命不斷地向前發展。中國民主革命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有力地說明了“中國革命的領導責任問題,乃是革命成敗的關鍵”。
6痹畝斂牧希回答問題:
材料1
你對于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么,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你對那個問題就有解決的辦法了。一切結論產生于調查情況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頭。只有蠢人,才是他一個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調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辦法”,“打主意”。須知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辦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換一句話說,他一定要產生錯辦法和錯主意。
許多巡視員,許多游擊隊的領導者,許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歡一到就宣布政見,看到一點表面,一個枝節,就指手畫腳地說這也不對,那也錯誤。這種純主觀地“瞎說一頓”,實在是最可惡沒有的。他一定要弄壞事情,一定要失掉群眾,一定不能解決問題。
——摘自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
材料2
像我黨這樣一個大政黨,雖則對于國內和國際的現狀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績,但是對于國內和國際的各方面,對于國內和國際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任何一方面,我們所收集的材料還是零碎的,我們的研究工作還是沒有系統的。二十年來,一般地說,我們并沒有對于上述各方面作過系統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缺乏調查研究客觀實際狀況的濃厚空氣。“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這種完全違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精神的作風,還在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教導我們認真地研究情況,從客觀的真實的情況出發,而不是從主觀的愿望出發;我們的許多同志卻直接違反這一真理。
——摘自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材料3
這次大會(指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編者注)是在全黨勝利進行了延安整風之后,經過充分的準備召開的。會議從1945年4月23日開幕,到6月11日閉幕,歷時五十天。參加會議的正式代表547名,候補代表208名,代表著全黨的121萬黨員。在這次大會期間,毛主席先后發表了11次講話。這11次講話,已有8次公開發表。會議還聽取了朱德同志《論解放區戰場》的報告、劉少奇同志《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周恩來同志《論統一戰線》的講話,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新的中央領導機構。大會在政治、思想、組織、軍事、統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使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奪取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作了充分準備。
——摘編自李洪峰,《中國共產黨“七大”的光輝成果》
請回答:
(1)材料1主要反對的是怎樣的錯誤認識?這在當時有怎樣的重要意義?材料2、3有什么關聯?
(2)材料2說明我們黨內當時存在哪些錯誤的思想認識?針對這一情況,延安整風提出了怎樣的整風任務?
(3)結合材料,說明延安整風運動的重要意義及其對中共七大的影響。
【答案要點】
(1)材料1主要反對的是紅軍中當時存在的教條主義錯誤思想。《反對本本主義》中提出和闡明的重要思想原則,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和生動概括,是作者應用馬克思主義從事社會調查,同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作斗爭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它反映了毛澤東思想的三個基本點,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的思想雛形,標志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初步形成。
《反對本本主義》首次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而《改造我們的學習》和延安整風則讓全黨統一認識了這條路線;《反對本本主義》標志著毛澤東哲學思想的初步形成,而《改造我們的學習》、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則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其間發表的一系列文獻、著作標志著毛澤東思想得到系統總結和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
(2)我們黨內當時存在主觀主義、宗派主義等錯誤的思想認識,其中主觀主義的錯誤尤其突出,它是中國共產黨內反復出現“左”、“右” 傾錯誤的思想認識根源。當時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材料1所說的“‘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等都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表現。
延安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中,反對主觀主義是整風運動最主要的任務。
(3)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全黨范圍的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也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通過延安整風,中國共產黨不僅初步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破除了將蘇共經驗和共產國際指示神圣化的教條主義,而且還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