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小悅悅”事件價值虛無道德底線失守
“老人跌倒無人扶”道德模范微博網絡技術
網絡道德要求社會公德意識社會責任感公共秩序
社會公德規范職業道德職業操守擇業觀
創業觀傳統文化“文化復古主義”身心和諧
心理健康自身和諧
1痹畝斂牧希回答問題:
材料1
連續幾天的時間里,10月13日下午發生在佛山南海的小悅悅事情讓中國人心境難寧。這一天,先哲早已大加撻伐、今人尤有切膚之痛的“國人冷漠癥”停止了最徹底的扮演:面對遭面包車碾軋的兩歲女童小悅悅,在長達近七分鐘的時間里,18名路人竟然熟視無睹、漠不關心,直至拾荒的阿姨陳賢妹將小悅悅抱到路邊并找到她的媽媽。
在見慣了老人跌倒無人扶持等類似場景之后,按說我們對冷漠的承受力是大大進步了。但小悅悅事情還是激起了國人普遍的震驚和憤怒,對此有人從利害關系上分析,扶持倒地者畢竟存在一定風險,而小悅悅事情中,經過的路人完全可以經過打電話報警等近乎零本錢、零風險的方式進行援助。雖然如此惠而不費,那18名路人也不愿意選擇,容忍的底線再低,那18名路人必定都沒法經過。
誰應該為此而擔任?無非有公民個體和社會兩種指向,比擬起來,指向社會是最容易的一種方法,也自有充足的理由。由于價值虛無、法紀不彰、道德底線失守、勢力者帶頭不守規則,我們這個社會存在全面失范的風險,與這種風險對立,個體的力氣確實難免卑微,同流合污乃成為最便當的選項。但也正由于這種方法太過容易,不只使許多應該遭受譴責的人逃脫了道德懲罰,而且還常常讓他們心安理得,并產生傳導作用,使更多的人一邊詛咒道德失范一邊卻又主動放棄本人對社會的義務。
——摘編自《人民日報社會》,《小悅悅事件,你我都不是無辜者》
材料2
“真是太冷漠了,如果有人及時將他扶起來,老人也不至于慘死!”2010年12月16日下午1點多,深圳市福田區益田村,78歲的市委組織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區里跌倒,保安和路人無一上前攙扶。20多分鐘后,兒子肖先生外出時發現,老人孤零零趴在地上,額頭磕破流血,鼻子緊貼地面,已沒有了呼吸。
材料3
楊善洲就是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我們與楊善洲相比差什么?我以為關鍵是在兩個字上:堅守。一個人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認準了正確的奮斗目標,就看能不能咬定青山、不離不棄,一以貫之、持之以恒,一條道走到底?貴在堅守,難在堅守。尤其是在功名利祿面前,在聲色犬馬面前,在花花世界面前,能不能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能不能始終篤行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能不能始終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就看能不能像楊善洲那樣頑固地、癡迷地“堅守”“一輩子”。
——摘自《人民日報》,《楊善洲的堅守》
請回答:
(1)小悅悅和“老人跌倒沒人扶”事件中的路人違背了思想道德修養的哪些觀點?
(2)為什么說“楊善洲就是一面鏡子”?結合楊善洲的事跡說明道德模范的作用。
(3)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錘煉個人品德,加強道德修養?
【答案要點】
(1)見死不救屬于道德層面的問題。小悅悅事件反映了部分人道德的缺失,這違背了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中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的傳統;違背了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實現看做是一種高層次的需要的傳統;違背了重視道德踐履,強調修養的重要性的傳統。見死不救更違背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違背了社會主義榮辱觀,反映了部分公民個人品德的淪喪。
(2)“楊善洲就是一面鏡子”是說楊善洲作為道德模范,為我們提高道德品質樹立了典范。道德模范是自覺踐行社會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精神。一個道德模范,就是社會上豎起的一個標桿、一面旗幟,就是在群眾中提倡的一種導向、一種追求。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為,真實、具體地再現了優秀的道德品質,給人以鮮活、直觀的印象,深化了人們對道德力量的理解與認同,構成了個體在道德實踐過程中的標準與參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夠帶給人以極大的精神鼓舞與心理感染,對社會良好風尚的形成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3)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最終要落實到提高個人品德上,加強個人品德建設貫穿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設的始終。個人品德是通過個人自覺的道德修養和社會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穩定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錘煉個人品德首先應加強個人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借鑒歷史上思想家們所提出的各種積極有效的道德修養方法,結合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當代人道德修養的實踐經驗,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進行道德修養。其次要加強道德修養,自覺向道德模范學習。
2痹畝斂牧希回答問題:
2011年7月12日,中國社科院發布《新媒體發展報告(2011)》。報告顯示,大陸微博網站數量從2010年1月的17家增長到2010年12月的88家,微博用戶已超過6000萬人。
微博發展模式從用戶最初曬心情,到目前披露社會事件,從而引發各界關注,傳統媒體介入進行采訪、核實,再由微博來關注、轉發,使事件又上升一個高度。微博對新聞和輿論傳播產生了革命性影響。統計顯示,在2010年50起重大案例中,微博首發的有11起,占22%。報告指出,2010年中國微博發展比較快,大陸微博網站數量從2010年1月的17家增長到2010年12月的88家,微博用戶已超過6000萬人。微博用戶數量龐大,影響力也在逐步增強。近期的一些熱點事件多數都是由微博引起的。統計顯示,在2010年輿情熱度靠前的50起重大案例中,微博首發的有11起,占22%,超兩成大事由微博首發。
正如報告所說,微博對新聞和輿論傳播產生了革命性影響。報告指出,微博用戶中73%以上的人將微博作為重要的新聞來源、消息來源,微博目前已經成為媒體跟蹤突發消息的重要來源之一。
請回答:
(1)結合上述材料,簡述網絡技術的社會作用。
(2)作為當代大學生,在網絡生活中應該如何加強公德自律?
【答案要點】
(1)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開始構筑起一種全新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成為重要的信息平臺與交流工具。網絡生活已成為人們業務生活的重要內容。網絡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的特點,可以成為大學生學習、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又可能因使用不當或缺乏規范而損害社會公德、妨礙社會的發展。由此可見,網絡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高科技作為其先決條件,更離不開倫理道德作為其發展的支持力量。題目中的大量青少年因沉迷網絡而造成犯罪,說明網絡道德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
(2)網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們在網絡中為了維護正常的網絡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公德規范在網絡空間的運用和擴展。大學生在網絡生活中加強自身的道德自律應當做到:正確使用網絡工具,健康進行網絡交往,自覺避免沉迷網絡,養成網絡自律精神,遵守有關的網絡法律法規體系。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