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中考高考考研專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會計經濟師初級會計中級會計注會資格公務員教師人力社工
醫學藥師醫師護士初級護師主管護師衛生資格臨床
臨床助理
中醫
中醫助理
口腔醫師
金融基金證券銀行期貨外語四六級計算機等考軟考
第 1 頁:沖刺模擬試題 |
第 8 頁:答案解析 |
三、分析題: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34.【參考答案】
(1)①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即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它能夠加速或延緩甚至暫時改變事物發展的進程。"孟母"正是看到了外因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才決定"三遷"的。(1分)
②一個人的成材,同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一樣,根本原因在于內部的矛盾性,即內因是關鍵。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它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方向。(1分)
③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1分)
(2)實踐決定認識,是認識的來源和檢驗認識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標準,在認識的發展過程中,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2分)甲對現象的認識僅僅停留在感性認識的階段,并沒有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因此他的認識是片面的。(1分)
(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發展的兩個不同的階段。(1分)在內容上,感性認識反映的是事物的現象,理性認識反映的則是事物的本質;(1分)在形式上,感性認識是人腦憑借感官以感覺、知覺和表象等具體的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認識則是人腦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抽象思維形式反映事物。(1分)但是,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之間又是相互依賴、相互轉化和相互滲透的。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為理性認識。(1分)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