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預測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三、分析題: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問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34~38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34.閱讀下列材料:
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發展人民民主,擴大人民民主,就是為了實現人民的民主權利,實現人民的當家作主。中國是一個具有2000多年封建歷史的國家,長期的封建社會沒有什么民主傳統,沒有形成民主習慣,老百姓也沒享有什么民主政治生活。只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和建立新中國后,才真正展開了民主政治建設,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還發生了高度集權專斷的嚴重挫折。因而,現在我們推進人民民主建設,任重道遠、意義非凡。把人民民主建設好了,就會徹底清除封建遺毒,使我國的政治體制和政治生活真正發生歷史性的巨變。 材料來源: 2007年11月1日 人民論壇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材料1、2,分析如何堅持群眾自治制度?
(2)結合材料3,簡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
38.本題為選做題,請在Ⅰ、Ⅱ兩道試題中選取其中一道作答,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試題的成績計入總分。
選做題Ⅰ: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影響俄格關系的有廣泛的國家因素,即格魯吉亞實際也是西方大國與俄羅斯博弈的“賭盤”。格魯吉亞國家不大,但地緣政治十分重要,西方國家把它作為從南方擠壓、遏制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基地,而失去了中東歐、巴爾干和波羅的海等傳統勢力范圍的俄羅斯當然不會輕易讓西方的如意算盤得逞。大國之爭反映在格魯吉亞內部,那就是親俄派和親西派之間沒完沒了的政治斗爭。在2003年的所謂“顏色革命”和2007年大規模反政府的示威游行的背后,都可以看到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影子。為了擠壓俄羅斯,北約在1997年和2002年的兩輪東擴把中歐、巴爾干半島北部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接納進來之后,今年又開始醞釀第三輪東擴,其主要對象之一就是格魯吉亞,格魯吉亞有近73%的民眾希望加入北約。如果格魯吉亞和烏克蘭再加入,北約就把前沿陣地推進到了俄羅斯的西南和南部,在西南對它形成合圍之勢。俄羅斯深感危機,反應也比較強烈,認定這是“危險的信號”。因此,它不僅以恢復遠程戰略轟炸機在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黑海海域及北極地區上空例行戰斗值班飛行來示強,而且以向阿布哈茲增加維和部隊和支持南奧塞梯獨立來威脅北約和格魯吉亞。現在看來,北約和俄羅斯誰都不肯讓步,博弈還將持續下去,格魯吉亞在內憂外患的局面下同俄羅斯的關系也就更加難以相處。
材料來源:2008年6月15日《世界知識》雜志 材料2:
俄羅斯總統普京1月23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會見意大利總理普羅迪時說,俄羅斯主張建立平衡的多極化世界。 據俄塔社報道,普京當天說,以蘇美為核心的世界兩極對立格局瓦解后,其中一極開始“幻想”世界已經單極化,認為可以主導解決世界上的所有問題。他說,單邊主義不是什么好事。 俄羅斯將致力于建立平衡的多極化世界,希望國際社會所有各方的利益都能受到尊重。俄羅斯也將自主決定本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
普羅迪說,當今世界面臨不少問題,國際社會應當共同尋求解決之道。他表示,只有加強雙邊和多邊合作,才能妥善解決好這些難題。 材料來源:2007年1月24日 新華網
材料3:
《洛杉磯時報》12日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白宮官員的話指出,在質疑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美方正在全面重新評估其奉行的對俄政策,并很可能在莫斯科與鄰國關系和內部“民主化”兩方面采取更具“對抗性”的措施。其中,美國最希望俄羅斯能停止反對諸如烏克蘭和格魯吉亞等地的親西方勢力。今年11月,美國以及歐盟同俄羅斯關系因烏克蘭選舉糾紛而變得“非常令人不快”。最終,烏克蘭最高法院宣布,莫斯科方面中意的候選人并沒有贏得本次選戰勝利。這表明,今后美國將繼續打著“推進民主化”的幌子,高調滲透傳統的俄羅斯后院地區。白宮官員暗示,如果今后俄羅斯繼續想在烏克蘭選舉問題上與美國“較勁”,那么華盛頓方面將考慮更為“斷然”的措施。上周,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宣稱,俄羅斯發生的事情已經影響到了“新聞自由和依法治國”。在這種情況下,美俄伙伴關系將如何發展呢?有關方面強調,白宮在修訂對俄政策問題上相當謹慎,并很可能繼續通過“穩定持久的巧妙壓力”來促進莫斯科的民主工作。
據悉,現行的美國對俄羅斯政策得到了候任國務卿賴斯的支持。這位人稱“俄國通”的女士主張采取更為“現實”的方法來同莫斯科打交道,并時刻把美國的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可是,布什政府的其他高級官員則希望通過更為強硬的措施來向俄羅斯推銷民主。有些“鷹派” 幕僚宣稱,如果布什總統一方面將傳播民主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另一方面卻對俄羅斯發生的事情不夠關心,那么白宮在此事上的角色將頗為尷尬。因此,現在美國公開通過種種手段支持烏克蘭境內的親西方勢力,已經說明白宮奉行的俄羅斯政策發生了某種變化。
材料來源:2004年12月13日 人民網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材料1、2,分析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外交政策的調整。 (2)結合美國的全球戰略,分析當今美俄關系。 選做題Ⅱ 材料1:
從1978年至2006年,我國經濟年增長9%以上,1978年我國工農業總產值為5689.8億元,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已達到209407億元;1978年我國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6.4億美元,2006年已達到17607億美元;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為1.67億美元,2006年已達到10663億美元。目前,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四,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二。可以說,這是我國生產力巨大發展,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實惠得到最多的時期,是我國國際影響力顯著擴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上的形象大大提高的時期。事實勝于雄辯,事實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改革開放是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行新的偉大革命。鄧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場革命,使我國成功地實現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到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從封閉半封閉狀態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變。在新的歷史時期,胡錦濤同志指出,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讓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
材料來源:2008年10月6日 馬克思主義研究網 材料2:
鄧小平于1985年9月23日在《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中闡述道:“改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狀態的一系列深刻變化。改革是社
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圍內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變革。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們已經開始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路子。”因此,如果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來看,“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這體現的是量變,而“在一定的范圍內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變革”,這講的是量變中的部分質變。可見,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量變中有部分質變的過程。實踐證明,許多重大的改革的成功,如在農村實行責任制,搞包產到戶,在全國范圍內改變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都體現了“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的論斷的正確性。 如何才能完成好這第二次革命呢?鄧小平于1986年9月2日在《答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問》一文中指出:“我們也講現在我們搞的實質上是一場革命。從另一個意義來說,我們現在做的事都是一個試驗。對我們來說,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進。既然是新事物,難免要犯錯誤。我們的辦法是不斷總結經驗,有錯誤就趕快改,小錯誤不要變成大錯誤。”1989年9月4日鄧小平又在《改革開放政策穩定,中國大有希望》一文中進一步指出:“改革開放放棄不得。如果固守成規,照過去的老框框一模一樣地搞,沒有一些試驗、一些嘗試,包括受一些挫折、有一些失敗的嘗試,肯定達不到我們的戰略目標。我們一定要真正地搞改革開放,不能關起門來搞。” 材料來源:2004年8月21日 新華網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上述材料分析,改革是中國第二次革命,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 (2)簡述如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