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題題干加了“恩格斯”、“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其用意是迷惑考生,其考點還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2.[答案]C [解析]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學流派劃分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大陣營。凡承認物質、自然和客觀存在為第一性的就屬于唯物主義陣營;反之,凡把本原和第一性歸結為精神、意識、思維的,就屬于唯心主義陣營。
3.[答案]C [解析]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它區分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二是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即思維能否反映存在的問題,它區分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所以答案選C。
4.[答案]A[解析]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來直接改變物質結構,過分夸大了主觀的意識“意念”的作用,屬于主張精神主宰客觀物質世界的主觀唯心論。
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唯物主義歷史觀創立的偉大意義的理解和確認。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在自然觀上有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對立,而在社會歷史觀上,雖然也有個別哲學家表述過某些唯物主義的觀點,但在總體上沒有完整科學的唯物史觀,即無論是自然觀上的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其歷史觀都是唯心的,歷史唯心主義長期占據統治地位。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為基礎去解決哲學的基本問題,把思維和存在的統一理解為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現實的歷史過程,揭示了自然和社會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轉化,形成社會的自然和自然的社會,說明了自然史和人類史是密不可分的。這就把唯物主義原則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實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進而實現了哲學上的偉大革命。所以唯物史觀的創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偉大的貢獻。此題沒有什么難度,只要考生知道唯物主義歷史觀是馬克思的偉大發現,就應該推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之后,才開始出現了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立”的結論。所以正確選項只能是D。
6.[答案]A[解析]本命題盡管以客觀事實(天下之事物)為研究對象,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認為古今之天下沒有什么變化,只是具有相同內涵的同一模式隨時間的推移的簡單重復,這是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考察客觀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運動、變化和發展,屬于形而上學的觀點。
7.[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舊唯物主義哲學的區別。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唯物主義只是貫徹到自然領域,在社會歷史觀上,唯心主義占據著統治地位,舊唯物主義是不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唯物辯證法貫穿到社會歷史領域,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因此被稱為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所以選D。
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地位的準確把握,用排除法很容易得到答案C,因為選項ABD的敘述是明顯有缺陷或錯誤的。
9.[答案]D[解析]“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的說法,是一種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可見,D符合題意。主張物質與意識具有統一性的不一定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故A項本身不正確,也不符合題意。主張意識是人腦的分泌物,把意識說成與物質一樣的東西,是B項所述的庸俗唯物主義觀點。絕對精神是世界的本質,是D項中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10.[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意識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像,意識依賴于物質。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是物質的產物。所以兩者在何者第一性上是對立的。
編輯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