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參考答案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BCDB
6-10:CACCB
11-15:BBBBB
二、簡答題
1.如何理解教育的經濟功能?
答:(1)教育能把可能的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現實的生產力,是勞動力再生產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夠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
(4)教育還可以生產新的科學知識新的生產力
2.簡述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答: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1)個人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個體身心發展整體上具有一定的順序,身心發展個別過程和特點也具有一定的順序,從低到高,從簡單到復雜。
(2)個人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和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3)個人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性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變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發展的不平衡。
(4)個人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個體的身心發展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研究個體的差異性對做好困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
(5)個人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3.春秋戰國私學的興起有何意義?
答:春秋戰國時期的私學興起,是中國教育史上的劃時代的革命:①它沖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鎖,教育從政治活動中分離出來。完成了學校教育獨立化的過程。②教師不再是官吏,而成為以教育人為謀生之道的專業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擴大了教育對象,使受教育的范圍由少數貴族擴大到廣大平民,教育的社會基礎更為廣闊。④有利于教育經驗的積累和教育理論的形成,出現了以(學記)為代表的一批教育專著。
三、分析論述題
1.試論述德育過程是對學生 知、情、意、行的提高過程這一基本規律
①知,即品德認識,是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行形成的品德觀念,包括品德知識和品德判斷兩個方面
、谇,即品德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作是非,善惡判斷時引起的內心體驗,表現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對品德行為起著巨大的調節作用
③意,即品德意志,是人們為實現一定的品德行為所作出的自覺而頑強的努力是調節品德行為的精神力量
、苄,即品德行為,它是通過實踐或練習形成的,是實現品德認識,情感以及【品德需要產生的品德動機的行為定向性及外部表現,是品德的外在表現和客觀標志
、菰谄返滦纬珊桶l展過程中,知、情、意、行幾個因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排斥,其中 知 是基礎,行,是關鍵
⑥學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幾個方面,在發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品德教育可以視學生品德發展的具體情況,具有多種開端,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養順序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