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大法寶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鍛造出了有效的克敵制勝的武器。毛澤東指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
1.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
(1)關于中國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和條件 (農村包圍城市的現實的可能性)
客觀條件:①中國的政治經濟不平衡(中國紅色政權存在的最根本原因);②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影響;③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主觀條件:④有良好的群眾基礎;⑤有相當正式的紅軍;⑥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確(是保證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和發展的最緊要的主觀條件)。
(2)中國革命的勝利,主要是依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與廣大人民群眾血肉相連的完全新型的人民軍隊,通過長期人民戰爭戰勝強大敵人取得的。
1927年9月下旬,毛澤東領導的三灣改編,提出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這就開始確立了黨指揮槍的原則,奠定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黨指揮槍的原則,是人民軍隊建設的根本原則和保持人民軍隊的無產階級性質和建軍宗旨的根本前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人民軍隊一切行動的準則和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歸宿和宗旨,也是人民軍隊的生存基礎和力量源泉;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建設的生命線。政治建軍是無產階級治軍的根本原則。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是軍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敵軍和優待俘虜。
(3)胡錦濤新時期建軍思想
胡錦濤對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作出了“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科學定位。“三個提供”是指,我軍要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提供堅強的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戰略支撐;“一個發揮”是指我軍要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人民軍隊要完成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必須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軍隊戰斗力建設,把提高戰斗力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在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實踐中開拓戰斗力建設的新局面。
2.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
(1)中國革命必須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原因(未考點)
第一,統一戰線在中國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在中國革命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這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在階級構成上是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社會。無產階級(主要指工人階級)和地主大資產階級都只占少數,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是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其他中間階級。作為領導階級的中國工人階級雖然是中國革命中最先進的力量,但是人數少,不能單靠自身的力量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在各種不同情形下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革命階級和階層,組織革命統一戰線。
第二,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現實可能性
①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是世界矛盾的焦點,中國是多個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國家,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是可以被利用的。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以及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帶來了建立統一戰線的可能性。
②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是革命的,可以結成同盟,中等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一定時期可能倒向革命,可以爭取。
③在一定的條件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參加統一戰線。
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是堅持和發展革命的政治基礎。鞏固和擴大統一戰線的關鍵,是堅持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權。為此,必須率領同盟者向共同的敵人作堅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必須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必須對同工人階級爭奪領導權的資產階級采取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及其措施
1935年12月,毛澤東在瓦窯堡會議上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政策,批判黨內的關門主義和對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統地解決了黨的政治路線上的問題。
①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
中國共產黨強調,必須在統一戰線中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既統一,又獨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質上就是力爭中國共產黨對抗日戰爭的領導權,使自己成為團結全民族抗戰的中堅力量。這是把抗日戰爭引向勝利的中心一環。
②堅持抗戰、團結、進步,反對妥協、分裂、倒退
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到來以后,由于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親英美派開始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團結抗戰的局面逐步發生嚴重危機,出現了中途妥協和內部分裂兩大危險。針對這種情況,1939年7月,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堅持抗戰到底,反對中途妥協”、”鞏固國內團結,反對內部分裂”、”力求全國進步,反對向后倒退”三大口號,堅決揭露打擊汪精衛集團的叛國投降活動,繼續爭取同蔣介石集團合作抗日。
③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總方針
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持、擴大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總結反“磨擦”斗爭的經驗,制定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
進步勢力主要是指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他們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抗日戰爭的主要依靠力量。中間勢力主要是指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爭取中間勢力需要一定的條件:一是共產黨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們的利益;三是要同頑固派作堅決的斗爭,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勝利。
頑固勢力是指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抗日派,即以蔣介石集團為代表的國民黨親英美派。他們采取兩面政策,既主張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殘進步勢力。為此,共產黨必須以革命的兩面政策來對付他們,即貫徹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斗爭不忘統一,統一不忘斗爭,二者不可偏廢,而以統一為主。同頑固派作斗爭時,應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
中國共產黨上述原則和方針的提出和貫徹實施,對于堅持全民族抗戰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相關推薦:2010年考研《政治》輔導名師全程預測50題·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