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考點1中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選擇過程
(1)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是由當時的主客觀條件所決定的。①生產力水平低下,國民經濟實力薄弱。②蘇聯的直接影響。③經濟結構簡單,社會利益關系相對單純。④就主觀條件來說,理論上普遍把計劃經濟看做是社會主義區別于資本主義的重要特征。
(2) 針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如何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經濟體制進行了積極探索。
提示:(1) 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要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認為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必須兼顧。
(2) 陳云提出“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構想,后來毛澤東又提出要搞“新經濟政策”,提出價值法則是一個偉大的學校。
考點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1)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主要方面,是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問題。鄧小平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奠基人。江澤民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
(2)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含義: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市場經濟作為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屬性。作為調節手段,計劃和市場各有長處。
考點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社會主義的制度性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第三,在宏觀調控上,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考點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一,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區別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特征。第二,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第三,一切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提示:把非公有制經濟納入到基本經濟制度之中,是因為它們也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而不是因為它們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
考點5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二是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考點6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混合經濟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必須遵循的又一條基本原則。從根本上說是由它們在發展社會生產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還因為它們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考點7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
(1) 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是由社會主義公有制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所有制基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
(2) 按勞分配既是全社會分配領域中主體的分配原則,也是公有制經濟內部主體的分配原則。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對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性質具有重要意義。
考點8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 按勞分配以外的多種分配方式,其實質就是按對生產要素的占有狀況進行分配。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多種分配形式:一是以勞動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二是勞動以外的生產要素所有者參與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識產權類的生產要素如科技發明、創造、信息、專利等參與分配。
(2) 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點。實行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有利于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提示:各種生產要素同勞動一起,都是物質財富和使用價值的源泉。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同勞動價值論并不矛盾。
考點9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須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正確認識“先富”與“共富”的關系;二是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注重社會公平、防止兩極分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課題。堅持效率和公平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考點10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1) 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是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深化企事業單位改革,保持社會穩定,順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大意義。
(2) 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商業保險與慈善事業等制度。我國現有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內容有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 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要以經濟發展為基礎,要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合理確定保障方式和標準,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考點11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出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是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為前提的,也是進一步發展的迫切要求。
考點12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1)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不僅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而且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是解決我國當前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緊迫要求。
(2) 指導方針: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
(3) 基本舉措: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技的戰略基點,推動科技的跨越式發展;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
考點13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1) 基本要求: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按照“兩個堅持”和“三個轉變”的要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所謂“兩個堅持”,就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所謂“三個轉變”,就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2)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含義:就是要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為此,要緊扣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條主線,大力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考點14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1)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要求,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2) 提出:十七大強調,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屆三中全會指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提出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戰略任務,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作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作為根本要求”的總體思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明了方向。
考點15統籌區域發展
(1) 統籌區域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不僅關系現代化建設的全局,也關系社會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2) 基本目標和基本途徑: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必須注重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
考點16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1) 資源節約型社會,是指以能源資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進行生產、以節約的方式進行消費為根本特征的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會,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來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
(2) 主要內容: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追求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社會體系。
(3) 基本舉措:充分考慮人口承載力、資源支撐力、生態環境承受力,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統籌當前發展和長遠發展的需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4) 內在要求:建設生態文明。
(5) 重要途徑:發展循環經濟。
相關推薦:2010年任汝芬考研《政治》最后沖刺卷10套·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