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論持久戰》
1. 分析了中日雙方矛盾的四個基本特點: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關鍵)、敵寡助我多助。
2. 批駁“速勝論”和“亡國論”。
3. 預見了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防御、相持、反攻。
4. 闡明兵民是勝利之本的思想,即要依靠人民來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
5. 把抗日游擊戰爭放在戰略地位考察,依據國情,即“中國是一個處于進步時代的大而弱的國家”。
6. 闡明了戰略防御理論,應承認積極防御,反對消極防御。
七、《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1. 總結辛亥革命失敗原因:“國民革命需要一個大的農村變動。辛亥革命沒有這個變動,所以失敗了。”
2. 指出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是農民問題。
3. 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
4. 分析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
八、《新民主主義論》 1940年
1. 指出中國革命必須分兩步走: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2.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
3. 論述了“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國體、政體,并提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歸納綱領
4. 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
5. 第一次完整提出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
九、《改造我們的學習》 1941年
對“實事求是”作了新解釋:“事實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認為這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度。
十、《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1942年
第一次提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即基本上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為群眾的問題”。
十一、《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 1943年
第一次從哲學高度對黨的群眾路線作了理論概括,把黨的群眾路線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辯證法和唯物論有機地統一起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十二、《論聯合政府》 1945年 中共七大
1. 指出只有經過民主主義,才能達到社會主義,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天經地義。
2. 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由各黨各派組成“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3. 對人民戰爭的思想作了概括: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有一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軍隊作為骨干,有一整套的正確戰略戰術,善于根據情況的變化,進行游擊戰和運動戰,并以根據地為依托,實行“三結合”的武裝力量制,進行人民戰爭。
4. 概括了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判。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