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將革命進行到底》 1948年
第一次公開使用人民民主專政概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報告中首次提出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
二十二、《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 1948年
1.制定了迅速奪取全國勝利的各項政策,確立了革命勝利后建設人民民主專政新國家的藍圖,為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指明了道路,在政治、思想、理論上做了準備。
2. 說明在全國勝利局面下,黨的工作中心必須由鄉村轉到城市,必須把恢復和發展生產作為黨的中心任務。
3. 分析了當時中國的五種經濟成分的發展狀況和黨必須采取的正確政策。
4. 估計了中國人民民主革命勝利后國內外的階級斗爭的新形勢,提醒全黨警惕“糖衣炮彈”,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二十三、《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 1955年
在按語中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在社會經濟制度發生根本變革
的時期,尤其是這樣。”
二十四、《論十大關系》 1956年
1. 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根據中國情況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標志著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始。
2. 闡述了正確解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則,強調要處理好這些矛盾的各個方面以調動各種積極因素。
3. 闡述了重工業、農業的關系。
4. 論述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5. 第一次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6. 將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作為一個大問題提出。
二十五、《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1957年
1. 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的矛盾問題,提出了正確區分和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學說。
2. 分析了社會主要矛盾和黨的中心任務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3. 論及了民主與專政,民主與集中的關系。
4. 辨證地論證了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
5. 指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是我國具體的歷史條件的產物。
6. 詳盡論述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不是首次提出)。
7. 闡述了知識分子問題。
二十六、《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鄧小平主持
1. 指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量力而行,積極奮斗,有步驟分階段地實現現代化的目標。
2. 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了比較完整、系統的論述,并把它們提高到“靈魂”、“精髓”的高度,凸現了它們的本質意義。
3. 實事求是,就是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
4. 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及毛澤東思想,并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毛澤東晚年的錯誤。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